一碗Biangbiang面:缠绕舌尖的陕西情愫与面食传奇
王博
在那片被黄土高坡深情拥抱的古老大地上,有一种味道,它穿越了千年的风霜雨雪,深深镌刻在陕西人的血脉与灵魂之中。这,便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面食——Biangbiang面,它不仅是陕西八大怪特色面食中的璀璨明珠,更是陕西深厚文化底蕴与豪迈民风的生动写照。
当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温柔地穿透薄雾,洒落在西安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时,Biangbiang面的香气便开始在空气中悠然弥漫,如同一位久违的老友,轻轻叩响着每一个陕西人心中的门扉。走进那些熟悉的老街店铺,你会看到师傅们早已开始了忙碌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他们将一块块面团置于宽厚的案板上,双手如同舞动的精灵,揉、擀、摔打,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行云流水、游刃有余。那面团,在师傅们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随着他们的动作欢快地跳跃、延展,最终幻化成一条条宽如裤带、厚薄均匀的面条。这面条,不仅是陕西人豪爽性格的直观体现,更是Biangbiang面独特魅力的核心所在。
在制作过程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那“biangbiang”的声响。每当面条被师傅们有力地甩入沸水锅中,伴随着水花四溅的壮观景象,便会发出清脆悦耳、宛如天籁的声响。那声音,如同一曲古老的秦腔,悠扬而激昂,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传奇故事与悠悠岁月。面条在锅中欢快地翻滚,直至变得晶莹剔透、柔软而有弹性,然后被师傅们熟练地捞出,置于一只只大海碗中,再浇上一勺精心熬制的臊子。那臊子,红油浮面、香气扑鼻,与翠绿的葱花、蒜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画卷。
品尝Biangbiang面,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与文化的体验。人们围坐在一起,或蹲或坐,手中捧着那沉甸甸的大海碗,大口嚼着面条,那份满足与惬意,仿佛瞬间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抛诸脑后。面条的筋道滑爽、臊子的鲜美醇厚、油辣子的香辣刺激,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挑逗,也是对家乡味道的深情回味。
然而,Biangbiang面只是陕西面食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着锅盔大如锅盖、厚实坚硬的豪迈;有着板凳不坐蹲起来的独特风情,展现了陕西人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有着房子半边盖的智慧与节约,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又彰显了陕西人的聪明才智;有着手帕头上戴的关中女子特有的风情与韵味,她们用这一抹鲜艳的色彩,点缀着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更有那油泼辣子一道菜的热烈与奔放,无论贫富,陕西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这一抹红艳艳的热烈与激情。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碗热腾腾的Biangbiang面,想起那些与家乡有关的点点滴滴。那面条的筋道、臊子的醇香、油辣子的热烈,仿佛都在诉说着家乡的故事,传递着陕西人的热情与坚韧。它们,如同一根根无形的纽带,将我与家乡紧紧相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乡的温暖与力量。
这,便是我心中的Biangbiang面,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陕西文化的生动载体与深情诠释。每当思念涌上心头,我总会告诉自己:那里,有我永远的根;那里,有我永远的牵挂。而那碗缠绕舌尖的Biangbiang面,便是我心中永恒的风景,是我对家乡最深情的告白。
2025年2月23日戌时于西安浐灞国际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