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社
青龙官庄的记忆 侯文君
命名九顶莲花山的在山东丘陵就有多处,包括莱芜的莲花山、沂源的唐山等等,其共同点就是山头九座,形似莲花。而沂源燕崖、中庄两镇交界处的大小九座悬崖山头,它绵亘四公里,也叫九顶莲花山。
其东段崮坡上屹峙着绵长当然也是陡峭的崮体,却突然嘎然中断一截,两边是齐刷刷的断壁,像是整齐的排牙中间掉了一颗,形成长约五丈、宽约三丈的豁然缺口,这也就是当地奇特景观豁达崖了。久远传说,这里本是山梁,二郎神担山去填东海,疲惫到此,绳索突然断裂,形成豁达,这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可眼前所见就是事实。这里地势尤为险峻。自古是军事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处是1947年南麻战役的重要外围阻击战场,电影《南征北战》战斗最惊险、最激烈的攻占摩天岭之战,就在豁达崖前后取景,使得小村在电影史上也留下了浓墨印记。
而九顶莲花山最东边的圆圆山头古称青龙山,只有海拔469米,最为奇特的是山顶正中挺着棵千年古柏。《青龙山千年古柏记》载云,此为汉柏,树龄已逾2000年。当年盛夏,酣战后的刘秀率军路过此地,热汗淋漓,气喘吁吁,精疲力尽。躺在树下石上乘凉休憩,却因不胜群蚁骚扰,他遂一甩汗珠,蚂蚁竟然全部消失,从此树下再也未见一只蚂蚁,这是真的,现在也的确如此。后来逢年过节,当地百姓就自发到树下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平安。古柏树高近8米,像把擎天巨伞,覆荫面积154平方米;树根大部裸露地面,盘根错节,但地下根基自是盘根错节;其虬枝如龙,盘旋伸缩,犹如飞龙在天;此庞然大物雄踞山巅,任凭风吹雨打,却是鹤立鸡群。周边鲜亮的护栏之外,杂植后裔柏林也已郁郁葱葱,宛若众星捧月,更显其气势非凡,唯我独尊。当地有“此树乃神种,伤其枝干得眼疾”的传说,所以即使特殊年代也无人敢动其毫毛。至今保存完好,枝繁叶茂,已被列为淄博市古树保护名木。当地群众以其柏松同宗,此山也称松树顶,但远没有青龙山古称的大气豪放而有韵味,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也更丰厚,虽无考证,但刘秀卧榻树下确曾传说,青龙之名才会遐迩闻名。
群山环抱之中,留有一处千年古驿站青龙官庄。该村王氏墓碑记载,该村建于明代。原名石胡同峪,清光绪年间,因此处有青龙潭和官府驿站,才改名青龙官庄,说明此地的确跟朝廷有过交集,官庄也不是随便叫的。青龙潭、青龙桥、青龙井、青龙官庄的名字由来,都与汉光武帝关联。该村文化底蕴深厚,自然人文景点众多,村中古官道的拓展更新、古驿站的传说延续、青龙桥的记忆留存、关帝庙的残基换代、古槐树的胤嗣接班、青龙潭的深水潜龙、古井水的流淌哗啦、石拱桥的坍塌待修,这些都给人以怀古感今的无限感慨和遐想。
山上还镌刻着隋唐时期的摩崖石刻和弥陀寺。五百罗汉崖的摩崖石刻相传起源于隋唐年代,这在沂源唐山寺荆山寺也有古迹遗留。弥陀寺始建于隋唐年间,延续历史1700多年,寺内有鲁国的银杏王,树龄竟高达2700年,至今枝繁叶茂,隐含兴旺,寓意吉祥。而旁边距今还有唐高祖年间遗留1400年的古井,井水至今清澈甘甜,被称为八功德水。虽经千年风吹雨打,大部分原址已经损坏,但后期修缮仍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人高超的工匠技艺和崇高的佛教信仰。
追溯至明清时期,沂州府、青州府和济南府的商贾,总是顺沂河上下,跨河往来贸易。所以自明代始,该村便是重要的官道驿站,周边聚集着同心号、万祥号、四美居等19家商号,曾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商贸驿站和文化驿站,十分繁华。如今,当年景象势褪色了,但那些古老的建筑和传说,依然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和传奇。能重振昔日雄风吗?那得借助乡村振兴的浩荡东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啊。
利用青龙的吉祥寓意,有理由相信,充分挖掘古驿站文化,打造古驿站景观和古村落基础的保护性开发,就会发生精彩的蝶变。如今古驿道旁,这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森林村居,淄博市市级文明村、市级美丽乡村、公园式(园林式)村庄、美在家庭示范村,沂源县古村落特色保护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向往。大家不妨前来一游,参观指导。
作者简介:
侯文君 山东沂源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写作题材多样:曾在《语文报》、《读写月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十多家报刊发表过教学论文百篇,也在《浦北文学》《齐风》、《百合花》、《大众日报》、《淄博日报》、《沁阳文学》、《青岛文学》、《山东文学》等十多家文学杂志发表过百篇文章,出版二百万字的《鲁阳杂俎》之侃天下、五彩云、锦绣谷、散文集四部。莱芜区、济南市、山东散文协会、山东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