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坐落在山西省南部一座 18 线的小城。这座被称为"尧都"的古城,承 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量。黄河从这里流过,站在壶口瀑布前,看着黄河水裹 挟着泥沙轰鸣而下,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保卫家乡!保卫黄河!"的呐喊。位于家门口的洪洞大槐树,则是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这片土地像一位沉默的史官,将农耕文明的密码刻进每道沟壑,将民族精神融入每个褶皱。
家乡位于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沟壑如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干裂的土块在风中 簌簌作响。 这里没有江南水乡的山清水秀,也没有天府之国的丰盛物产。黄土地上的生存本身就是首壮丽的史诗。在我小的时候,家乡有一种说法,“黄土地 的小孩不识爸”。因为在孩子起床以前,他们的父亲已经离开了家去地里干活; 而孩子入睡后,很多父亲才干完活回到了家中。我的祖父曾指着梯田告诉我:" 这些垄沟不是用犁耙划出来的,是几辈人用指甲抠出来的。" 日复一 日,年复一 年,黄土地的人民硬是让玉米、谷子、糜子、高粱在石缝里挺直了腰杆。这种近 乎悲壮的耕耘,教会我在实验室通宵工作时,总想起父母亲在月光下给旱地挑水 的剪影。

黄土地的人情味像陈年老醋般醇厚绵长。如果你有机会来山西过大年,你会对这里的人情味有亲身的感受。每到节庆,山西人讲究团聚,这种温馨的氛围让人 感到无比幸福。一桌丰盛的饭菜摆满了桌子,山西的面食、炖菜, 油香扑鼻。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对过去的记忆,也交流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山西,拜年不仅是对长辈的尊重,也是人际间深厚情感的表达。 到亲戚家过年,吃饭是必须的,否则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记得有一年去拜年, 我一天内吃了 5 顿饭。即使肚子已经撑不住了, 但这种浓浓的亲情与热情的接待让人觉得无比温暖。幸福学巨著《美好生活:哈佛大学跨越 85 年幸福研究启示》 有一句话耐人回味:在众多的因素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最重要的因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众多的乡亲尽管生活贫困, 但他们却活得如此豁达。
很多人都读过小说《平凡的世界》。除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 小说还塑造了三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主人公,她们是田晓霞、田润叶和贺秀莲。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十年一遇田润叶,百年一遇田晓霞,千年一遇贺秀莲 ”。这位千年一遇的贺秀莲就是 山西人,山西人的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在她身上得到完美诠释。然而,如果你生 活在山西,你会发现你周围有很多的“贺秀莲”,男性的、女性的都有。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很多年以来, 他一直义务指导学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尽 管现在他退休了,每到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们家里还是被人堵得水泄不通。 很多家长与父亲并不相识。父亲还是非常耐心,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不少家长过意不去,有的人会带一些家里的土特产,有的人会留下红包。然 而,父亲却分文不取。我和父亲开玩笑:“如果收咨询费,你可以成为第二个张雪峰”。父亲却说:“赠人玫瑰,留有余香”。这种将心比心的本能,一直在我祖辈的血脉里流淌。
这片沟壑纵横的土地从未许诺过风调雨顺,却慷慨地给予每个子民最珍贵的遗 产:在艰难中挺拔的脊梁,在困苦中相握的温暖,在平凡中闪烁的人性光辉。这就是家乡的力量,让我在钢筋森林里始终记得自己从何处出发。
2025 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