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未散尽,平顶山市新华区香山社区却洋溢着融融暖意。2025年2月25日下午三点,平煤股份四矿孙刚爱心联盟携手宝视达眼科医院、平顶山东健骨伤医院,跨越11公里路程,将温暖送到香山社区老人身边。这场以"从新春做起"为主题的关爱心社区活动,用专业与真诚书写着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温暖篇章。在84岁的曲文国家中,志愿者轻握老人浮肿的手腕测量血压,老伴轻抚着志愿者带来的新春礼盒湿润了眼眶。八年前脑梗留下的后遗症让这个家庭陷入长久的沉寂,而今血压计跳动的数字与年轻脸庞上真诚的笑容,让冬日小屋重新焕发生机。隔壁单元里,69岁的梅长明倚着门框目送志愿者离去,他因脑梗颤抖了十年的双手,此刻正紧紧攥着新修剪的发型照片——这是志愿者特意留下的"服务纪念卡"。
医疗团队的专业服务与人文关怀在这里完美交融。宝视达眼科医生为77岁的向恒秀调试老花镜时,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着眼部保健知识;骨伤科专家跪地检查老人膝关节时,不忘叮嘱补钙小窍门。这种"医疗+关怀"的服务模式,让健康守护既有专业深度又充满人性温度。
80岁的陈玉杰老人窗前的君子兰开得正艳,志愿者蹲在藤椅旁倾听往事。当老人颤抖着展开1956年从鹤岗来平的火车票,半个世纪的奋斗史诗在茶香中缓缓流淌。年轻志愿者们用数字相框记录下这些珍贵记忆,承诺下次带着装裱好的照片再来。此刻,隔代人的手掌在泛黄的工作证上交叠,传承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建设者精神。
社区广场上,义务理发摊位前的老人们自发排成长队。剪刀开合间,银发纷落如雪,79岁的王大爷摸着新发型打趣:"年轻了二十岁!"欢声笑语中,义诊台前的队伍越来越长,量血压、测血糖的医护人员额角沁汗却笑意盈盈。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让11公里的山路不再遥远。
孙刚爱心联盟的红色马甲穿梭在楼宇间,如同跳动的文明火种。他们创建的"爱心档案"详细记录着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甚至包括子女联系方式。这种精细化服务模式,正在催生"银发志愿者"、"邻里互助团"等新形态。当卧床多年的李奶奶通过志愿者手机与外地孙女视频时,整个单元都回荡着幸福的泪水。
香山社区负责人指着墙上新挂的"志愿服务需求图"感慨:"这些志愿者教我们用大数据分析老人需求,现在连独居老人冰箱上的智能传感器都接入了社区平台。"从单向帮扶到智慧共治,志愿服务正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出惊人能量。活动结束时,满载志愿者的巴士缓缓启动,后视镜里久久挥动的手臂,映照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图景。
这场春日里的爱心奔赴,丈量着文明的温度,标注着城市的精度。当"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时代风尚,当"有困难找志愿者"化作社会共识,无数个"孙刚爱心联盟"正用涓滴之力汇聚成温暖星河,照亮基层治理的创新之路,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