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外三首)
武汉:张维清
冬收藏的秋梦和泥香,被柔软的清风吹醒
散发冬至,小寒,大寒玫瑰花的味道
泥水里居着明月,明月里居着泥鳅,鳝鱼
蛙鸣溅湿了春夜
荧火虫的灯笼,挂在田野上摇晃
燕子的水乡谣,洒在田间地头
让拨长韵律的禾根,听到那是父亲的呼唤
犁,一个醒目的字母,移动着柔风细雨
犁,一支难以掌控的笔,在白花花的泥页上
书写父亲人生的春秋
湿漉漉的谷雨,清明和雨水
仿佛交出了它的金黄
牛一步一叩首,像拉纤,拉直了一亩三分地,但永远拉不直牛肩膀上那个沉重的问号
牛,长哞,像吹起了集结号,又像唤归远方的稻花回家
那些翻过身的泥巴,重见光日
站在三月凄风冷雨中,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
金属声,喘息声,歌声……有序交织着
这是何等美妙,绝伦的音符
憨厚,朴实的父亲,理应是伟大的演奏家。
美术作品
武汉:张维清
细心的画笔在画板上走秀,细琢,精雕……
生怕那些失哑的光彩失调和失色
从石缝里走出的花水,像我走在她爱情的心路上
各路的感情色彩,不速之客涌跃而来
丰富了春夏秋冬的表情
我把抛弃在纸屑上的那块石头,看成母亲一颗柔软的心
它的肢体语言,深刻,动情,生命赋予了内涵
用一万两黄金,一千匹马也买不回油画的梦境
一个完美之作的画家,溶入画风,必有它深远的用意,——怀揣和怀想
他的那支坚锐犀利的笔端,所走的人生路
线条和彩色众说纷云
出自于画家的慧心巧手
他的记忆就像黎明找到了曙光,重放光芒
品味时光的反照。
桃花诗
武汉:张维清
精致的红楼,居在挑雪的枝头上
桃花姑娘,煮一壶桃花酒,面色羞红,打开桃花心,站在桃花溪相思的路口,眺望
曾以为那是春夜破红的一滴血,幸福源自于疼痛,柔情,美声……
曾以为那是挂在枝头上,小小的红灯笼
照亮落花回家的路
我真怕它迷失于三月的烟雨中
化作一只蝴蝶飞往金陵
也生怕它忘情,跳上空中芭蕾,穿上红裙,被风走露了它的春光
我看见蝴蝶,发卡般夹住桃花,也想扮作一朵桃花
看见桃花掀起红盖头,那朵笑面桃花,最美的就是我的新娘
听见自怜的花瓣飘零,把自己红颜薄命的影子,葬在陶渊明的诗句里
它们开得单一又过于猛烈,以致于剩下的春色还没用完,就调谢了
红色的肌肤,藏着桃花姑娘一颗柔软的心
但丈不出她的风花雪月或春花秋月……
甜美的想象,一触即发。
一群流水
武汉:张维清
像似大山沟里,走出来的远房亲戚
串串我的村庄,泥土,炊烟……
浣溪河,是它的必经之路
渔歌,渔船,渔民,在这里像浪,在一盏潦亮的灯芯里漂泊
如果把它读成一根神经,无非是游子飞翔的血液
如果那是出生时,丢入河流里一根脐带,就是我剪不断的乡愁
一批流动大军,在人海茫茫中,一路向北
带上疲惫,带上母亲的咛叮
流水压高的山,高瞻远瞩,一朵小花花
喊出你的名字
被流水磨得光头光脑的石头,坐在河边,像小和尚念经,一路祈祷
水把河翻了千万遍,洗不尽古今事
淘不尽人间的沧海
行千万里,一群追梦者,一群忘情水
忘掉了河,忘情了跋涉,忘掉了自己的柔情
望着它们翻山越岭,千山万水总是情
宛如我用瓦片打出的水漂,跌宕过的人生路
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出版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