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百姓讲坛之三
《三国志》
文/田绿洲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耗时十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中国三国时期(220年-280年)曹魏、蜀汉、东吴的历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和《吴书》二十卷。
主要内容
《三国志》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的历史事件。书中分别以《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记录了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例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历史人物都有详细的记载。
历史价值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史书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精炼。
创作背景
陈寿在前半生在蜀汉任职,后因受宦官排挤,仕途不顺。蜀汉灭亡后,他历任著作郎,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由于当时魏、吴已有史书,而蜀汉没有官修史书,陈寿只能自行采集资料,这导致了蜀汉部分的史料相对缺乏。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牟文美
编 审: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