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袤的白山松水之间,有一位教育者,她带着军人的坚毅和思政教师的赤诚,在三尺讲台上续写着独属于她的荣光。她就是席智芳,一位在2018年选择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现任吉林省某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同时,她还是吉林省国防教育讲师团与征兵宣讲团的核心成员,在多个领域发光发热,传递着知识与信念。
军旅淬炼:二十载铸就精神丰碑
席智芳来自山西大同,她将自己人生中最灿烂的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军营。从初入新兵连时的摸爬滚打,到通信连里面对技术难题时的攻坚克难,再到担任指导员时对士兵的关怀备至,以及身为宣传干事时的笔耕不辍,她在军队中历经了排长、指导员、宣传干事等多达12个不同岗位的锻炼。每一个岗位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挑战都让她变得更加坚韧。


2017年,席智芳担任女大学生士兵指导员。在这个岗位上,她充分展现出了创新精神和对士兵的深切关怀。她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互”工作法,通过互帮、互学、互教,增强了连队的凝聚力和士兵之间的情谊。同时,她还为每一位士兵建立了“成长档案”,对她们进行跟踪培养,密切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在她的努力下,所在连队最终获评“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席智芳常说:“带兵之道,重在铸魂育人。”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军队的岁月里,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士兵们铸就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转身时刻:沙场到课堂的使命接力
2018年,军队改革的大潮汹涌而来,席智芳这位有着22年军龄的“老兵”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进退走留。然而,她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她写下了万字请战书。在请战书中,她深情地写道:“教育是国之大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转型之后,席智芳将自己在军事教育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巧妙地融入到思政课堂中。她独创了“三维教学法”,通过“理论讲授 + 情景模拟 + 红色体验”的有机结合,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思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的抬头率高达93.2%。为了让历史“活”起来,她带领学生走进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运用3D建模技术还原战斗场景,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理解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
创新实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为吉林省国防教育宣讲先进个人,席智芳始终致力于探索更加有效的宣讲模式,让红色基因能够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她开发出了“理论 + 故事 + 互动”的宣讲模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展现出来,并积极与听众互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在吉林大学国防生培训班上,她别出心裁地采用“强军目标九个字”的快板教学法。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抽象的强军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快板节奏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了重要的知识点。

疫情期间,面对无法线下授课的困难,席智芳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出了“云端课堂”。她借助VR技术,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走进”西柏坡革命旧址,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圣地的庄严与神圣。她的这一教学案例因其创新性和实效性,获评吉林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成为了众多教师学习的榜样。
社会担当:行动诠释家国情怀
脱下军装,席智芳的军人本色却从未褪去。她深知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带领团队积极投身于国防教育宣讲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吉林省的各个角落,完成了多达327场国防教育宣讲,覆盖青年学子超过10万人次。每一场宣讲,她都全力以赴,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点燃青年学子心中的爱国之火。
在吉林省征兵宣传季,席智芳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设计了“军营体验 + 政策解读”的组合拳。通过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军营生活,让他们对军队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详细解读征兵政策,消除学生和家长的疑虑。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大学生参军报名率提升了21%,为国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外,作为省直机关公务员培训特邀讲师,席智芳将国防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体系。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行政干部了解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助力打造一支“懂国防、爱武装、强战备”的高素质行政队伍。

学生们在思政课心得中这样写道:“席老师的课既有硝烟战火的历史回响,又有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席智芳这位从军营走出的思政课教师,正以“铁肩担道义,丹心育新人”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的教育战线上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她的故事,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她在知识的殿堂里播撒着信仰的火种,在青春的沃土上耕耘着家国情怀,成为了新时代教育者的精神图腾,激励着无数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军协传媒
撰稿:一兵
校对:徐秀荣
编审:柳万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