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这一古老而神秘的饮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点点滴滴,见证着人生起伏的悲悲欢欢,串联起无数欢聚与沉思,连接起亲朋好友的情感思念。
酒,形是一种液体,味是甘烈纯香。性是坚贞不屈,劲是越喝越犟。
从其本质上讲,水是酒之基、粮是酒之精、人是酒之魂。三者,共同铸就了酒的独特内涵与深厚酒韵。
水,作为万物之源,是酿造一切酒类不可或缺的基础。它赋予了酒以生命,决定了酒的品格与风味。
无论是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还是塞外高原的豪迈粗犷,水的特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酒的韵味,在品味中,能够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粮,是构筑酒体骨架与血肉的物质基础。五谷杂粮,经过时间的沉淀,转化为酒中精华。高粱的热烈、小麦的醇厚、大米的清新……
每一种粮食都以其独特的香气与口感,为酒品增添了一抹不可复制的风味。粮食的精华与水完美融合,化作一滴滴醇厚甘美的佳酿,让人在品酌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与人力的智慧。
如果说水是酒的基本起点,粮就是酒的精华。
人,是酒的灵魂。无论是水的纯净还是粮食的精华,若没有人的智慧与情感注入,都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无法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佳酿。从选材到发酵,从蒸馏到勾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匠人的精心呵护与独到见解。他们不仅是在制作酒品,更是在制作良心、传递情感、讲述故事。每一滴酒中,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聪明才智,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正是这份匠心独运,让酒不仅是饮品,更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成为了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载体。
在品味一杯佳酿时,我们享受着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体验着那份辛勤的劳动成果,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与文化传承。以敬畏之心探索酒的奥秘,以感恩之情品味每一滴佳酿背后的故事与情怀,是品酒论道不可缺少的良心。
无酒不成席,是中国人的一句名言。遇有喜事,欢聚一堂,美酒佳肴,欢乐逍遥。其人其景其事,其乐融融。
刘悦笛贤达说,“喝酒有三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悦口悦胃。第二种境界是悦心悦意。第三种境界是悦智悦神”。把喝酒总结的淋漓尽致,说岀了喝酒的正知正觉。
尊重酿酒的三要素、回归喝酒的“三重境界”,踢除那些不尊重酒的歪风邪气,在“好喝酒、酒好喝,酒喝好,喝好酒”的过程中,把碰杯的声音当作一种幸福的交响曲,享受美好的每一个当下,过好快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
田玉平,祖籍山西五台,现籍怀仁,退休人员。喜欢写作,却又文字功底差;爱好文学,却是欣赏水平低。盼与有识之士、之群体结缘,见贤思齐,不断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