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冷娃在俺村
文/ 刘小怀
因为我自己年龄与经历的限制,当听到陕西冷娃时猜想啥样人才算陕西冷娃?说不准,今天我就想把我听说的和亲自见到的人和事写出,以飨读者,看算不算冷娃级别。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俺孟家村一位毋姓老人,一条腿还有点跛,但力大无比。
远在民国时期庙会烧香拜佛相当兴盛,每当庙会日庆典,方圆铜乐社都来助兴上礼庆贺,在一次较远稍大的庙会过会日,我村铜乐社与相邻一个较远的大村铜乐社同场竞技,因我村锣鼓技艺特好吸引观众,热烈的叫好,满场的鼓掌,旁边大村年轻好事的人众不服,却仗着人多起哄滋事,发生殴斗,我村人少打不过汹涌而来的某大村众人,纷纷退后避让。这时,惹怒了毋姓跛脚老人,只见跛脚老汉伸手单臂拱胯挟着路边一块二三百斤重的石磨盘抡得呼呼生风,吓得对方众人急避逃走,平息殴斗,保护了自己村铜乐社众人,避免了惨事的发生,老人的勇猛成了村民传颂多年的佳话。
一九七六年我毕业回村学种庄稼干农活,当第一次参加稻田捞稻子(将泥土用五指抅深搅均,起除杂草,攘进泥底,使其化成肥料壮地)时,队长先让我们才出校门的几个站在地沿,看着爬跪在稻田里的几个资深老农做示范,只见个儿大、臂长、膀宽的刘承轩长者岔开五个粗指头,摊了七,八撮稻子的宽摆,蒲团大的手掌插入稀泥土里轻轻一搅一㩙,簸箕大一片稻田泥均无草,又深又平,不长的时间就把仅摊五,六撮摆宽的其他人拉后一半距离,把我们几个学徒惊得眼睛盯着他的手瞅着。在上公购粮时,刘承轩老者用独轮木推车推上四,五百斤重的粮食口袋健步如飞,回回打头炮带队,惊呆了过往的路人。
在修小峪水库时,我被派到水库专业施工队,在东山顶过去起过土的,一个稍大平整的场地上浇铸混凝土桥梁,上班时两个人拉上一辆架子车吃力地沿陡坡很大的西高路盘道而上,有时中途还得稍休息片刻才能上到水库坝顶,费力费时,性急的我村退伍军人刘安稳,用它那中等瘦弱的个子硬是单肩扛车轴,扛起二百斤左右的整辆架子车,沿着仅能倒过脚陡峭崎岖的羊肠小路,直接扛着一气扛到东山顶的施工场地,引得众人喝采。
以上仨人,除跛脚毋姓老人威勇制止平息械斗,保护村民的壮举,是本人听村里众多老人津津有味的传说外,其余两位都是本人现场目睹的真事,在我的标准里是陕西冷娃,不知读者认可否?
2025.2.27.于云静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