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说百花诗
丹 舟
先来几句不像诗的诗:
春天来了。
春天是花的季节。
花是美好的象征。
美好是诗人的追求。
于是,
写花的诗层出不穷······
我忽然想起了郭沫若的诗集《百花齐放》。
郭沫若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剧作家和诗人。他才华横溢,学贯中西,早期诗歌作品正气凛然,警世励人,是我很景仰的文化巨匠。但后来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他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写了一些迎合潮流的作品,确实玷污了他的清名。
《百花齐放》,1958年4月出版。是一部咏花的诗集,共有一百零一首,其中的一百首,每一首咏一种花。第一百零一首是《其他一切花》。据诗人自己在后记里说,这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普通说"百花"是包含一切的花,只选出一百种花来写,那岂不是说花只有一百种了。这样,"百花"的含义就变了。因此,他就格外写了一首"其他一切花",作为第一零一首。
这些诗写成后,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后来又出了单行本。 这些咏花诗,很多都负载着沉重的政治使命。比如《向日葵》:
我们的植物油,你可不要藐视,
促进工业化,才好赶上约翰牛。
又如《美人蕉》:
我们总是呕心喋血地从事生产,
谁学得这种精神,就能又红又专。
再如《鸡冠花》: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乘风破浪!”
谁还没听见吗?聋得太不像样!
郭老曾自嘲地说: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斯言倒不差。这些配合形势的即兴之作,在内容上拼凑了一些当时的标语口号,的确缺少诗歌的意境之美。有的连文字都不通顺。我真为郭老的百花诗扼腕叹息!
敬劝今人:若在立意、语言、艺术构思上,做不到新特深,那就别步人后尘写百花诗了,以免重蹈覆辙。
(2025年2月28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