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27日,春意盎然,万物焕发生机。《中国纪录》新媒体组织了8位武汉的文化界人士,前往湖北武穴市青蒿村,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文化人士分别为:原湖北电视台的国家一级导演、武汉文创会会长赵同想,国学大师陈天放教授,湖北楚文化传播者黄慧,湖北财税专家、湖北传统文化使者杨姊,央视频湖北频道陈宏,湖北省投资企业联合会乡村振兴专委会会长皮海军,以及楚商汇文化传媒创始人、《楚天记录》主编高建强等。
据了解,此行的目的是深入挖掘青蒿村的人文历史,考察团队将为当地的文化繁荣与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青蒿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奚汉明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以最诚挚的热情迎接了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座谈会上,奚汉明详细介绍了青蒿村的产业发展、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青蒿村,系武穴市余川镇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该村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佛手山药、棉花、稻谷等,与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国家一级导演赵同想向青蒿村捐赠了自己的著作,他鼓励村民们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我,为村庄的经济腾飞添砖加瓦。赵同想强调,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青蒿村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
考察团成员各展所长,为青蒿村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陈天放教授建议,青蒿村可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佛教文化、人文文化等地方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IP。黄慧则提出,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高建强,这位武穴市的本地之子,补充介绍了青蒿村的人文历史及当代杰出人物事迹。他诚挚地呼吁武汉文化界的同仁们携手并肩,共同推动青蒿村的文化繁荣与经济振兴,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他表示,楚商汇将全力以赴,大力宣传青蒿村,为其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结束后,考察团一行参观了青蒿村的著名景点——浴龙井与余玠墓。

浴龙井以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一篇“龙井赋”道出了青蒿村浴龙井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这口千年古井,不仅滋养了村民的身心,也孕育了青蒿村的文明。井水清澈甘甜,四季不绝,承载着村民的乡愁与记忆。浴龙井的传说与历史,见证了青蒿村的变迁与发展,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无论是井边的古树,还是井后的石壁,都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展现了青蒿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而余玠墓,这座南宋兵部尚书余玠的衣冠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武官下马,文官下轿”,不仅昭示着尊卑有序的古老传统,更深刻反映了余玠的身份划分。寥寥数语,便概括了对余玠的极高赞誉,彰显了国家对其重视之深。这种礼遇,既是对余玠个人才能的认可,亦是对其地位与贡献的尊崇。

考察团成员对青蒿村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赞叹不已,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与支持青蒿村的发展。
此次考察活动,不仅加深了武汉文化圈与青蒿村的情感纽带,更为青蒿村的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青蒿村将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推动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