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打囤
郑世兴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过初三,正月十五半个月,春到寒食六十天”。年味儿刚刚退去,眨眼之间又到了二月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季节轮回,皱纹里藏满了沧桑岁月,怎能不使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过往。
二月二龙抬头,也是民间比较看重的节日。从我记事起,二月二这天,天蒙蒙亮,睡梦中的我,就听到“梆梆梆”的声音,这是娘在用擀面杖敲打簸箕,在撒草木灰“打囤”。所谓“打囤”就是把早准备好的草木灰放在簸箕里,手持擀面杖敲打簸箕,草木灰均匀的落在地上,随着步伐的移动,草木灰在地面画出一个个圆圈,堂屋的地面天井院里都有,主人虔诚的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这些圆圈便象征着囤或仓。围好的仓囤寓意着粮食的大丰收。所以,年年打囤,祈盼年年谷满仓。
二月二龙抬头,春天真的来了。唐.诗人白居易就有《二月二新雨睛》的名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描述雨后初晴的春日景象,以及游春少年在渡口排成行的热闹场景。还有宋代诗人张耒的《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中写的“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梦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反映了宋代二月二就有桃菜节习俗,足见二月二的节日习俗众多且历史悠久。
我老家还有一种习俗令人难忘,就是二月二炒蝎豆。炒蝎豆就是将黄豆或青豆用盐水或糖水泡胀后晾干,再用白陶士翻炒,直到豆粒表面出现裂纹,散发出香气。这种做法象征着蝎子爪被炒缩回去,不再危害人类,通过炒蝎豆除害虫希望新的一年里害虫不再出现,保佑家人及农作物不再受灾。不懂事理的孩子盼着一饱口福,但此举却是人们在辛劳、清贫的日子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这种习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