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1989年的一趟从沈阳出发的列车上,载着七位其中四位同学三位家属来到大连,大连的我带上准备好的行囊,一起从大连出发了。第一站来到杭州,次日西湖一游,那划着船游过白堤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西湖的景色,洇出半幅泼墨山水,这多像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啊。

第二站到达黄山,我们在鲫鱼背的浓雾里,八人用登山绳串成模糊的剪影,我们爬到山的一半,夜宿山上农舍,在浓见度不足三米的悬崖边,用炭笔在岩壁上速写出隐约的台阶。我们踩着那些虚幻的线条,竟真摸到了玉屏楼的石柱,从上山到下山用了四天的时间,每一个景点,都留连忘返,如今看到迎客松下当年泛黄的拍照,让我情不自禁的感慨万千。
九华山月身宝殿前,我们第一次看到山上的锁链,用青春的火花系上同心的锁,看着地质锤在花岗岩上擦出的星火,香炉升起的烟霭中,没想到已经把我们刻进了历史的年代表里。

庐山含鄱口的星空下,八个人影散落在草甸。想起同学的深情,飘着野菊的淡香,好像踏着银河画成螺旋状的化石纹路。三十五年后同学聚会,那本珍藏多年的速写本在众人手中传递——原来我们当年走过的山脊,早被他绘成了地壳运动的等高线。上周整理旧物,从相册里的裂缝里,抖落出半片九华山的香灰。灯光下细看,那抹黛青色里竟镶嵌着他的白发、凝望成以及1989年夏天,八个灵魂在山河褶皱里,用诗歌的形式拓印出永久的年轮。
2025.3.3鹤坪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