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社会小说《世外》
——欧阳如一
第四十三章、
滑雪场投资落地证会
高见岭和李志和坐着李万山的车去邢台参加滑雪场投资落地论证会,这会议的名字有点特殊,就让他浮想联翩。
中国曾经很有钱,中央财政充盈,对外出手就是超大的投资项目: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巴经济走廊、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中欧班列、蒙内铁路、中俄天然气管道、中老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这些都被列入“一带一路”项目,累计投资2.7万亿美元,孔子学院和援助非洲等项目还不算。“一带一路”开始受到了沿途国家的欢呼,后来遭到了许多国家的抵制,建设项目纠纷不断,有的已经下马,真不知道它们的结局会如何。
夏青听到“一带一路”就说:“这不是大撒币嘛?怎么能控制得了?”
娶个有见识的媳妇也好也不好,免不了把过日子变成辩论,高见岭说:“可能中国在下一盘大棋,咱们产能过剩总得找个通道输出。”
夏青说:“咱们输出产品和技术不好吗?干嘛到处投资?”
高见岭说:“咱一个小老百姓操那份心干嘛?把工作干好,日子过好就行了。”
夏青就表现出对这个不懂经济的老公的不屑。
他们的汽车进入高速公路收费站,这是中国人的一大便利,也是一大负担。
那时候的中国真有雄心,中央对地方的投资手笔也大: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这还没算原来的“城市群”和“经济圈”,每个项目的投资都超过“一带一路”,比如雄安新区计划投资30万亿,要打造“千年城市”,作为规划师的高见岭就拿过规划来学,真处处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
夏青看了规划说:“干嘛打造千年城市?这一届就把后边的事情都干了?”
高见岭也感觉雄安的规划太大,太超前,说:“那就是个形容词,主要为了疏解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夏青说:“原来不是有个京津冀一体化吗?一件事没干好又干一件事,调门越来越高。”
这女人太敏锐,也就无趣,高见岭说:“我妈就说看我啥都不顺眼,为啥不去当建设部部长?”
夏青说:“你管真比他们强。”
她是真心的,又让高见岭很开心。
车到邢台市人民政府,岳秀已经等在大门口,见到他们说:“钱下来了,五千万,是老卢跑来的,邢台市却想留下,您得把它争到临河,咱们的项目。”
这也太唐突了,高见岭说:“我没做准备。”
李志和说:“你不是给我们比划过吗?你不用图,用嘴巴说就行。”
里面已经通知了门卫,他们赶紧去会场,高见岭还边走边想着刚才想的事儿。
那时的地方政府也很有钱,一是房地产形势好,土地财政充足;二是上面有各种投资和减免,你会“跑步前进”就得得更多;三是它们敢举债:各家银行贷款、各种专项债和基金、大量的企业垫资,它们没本事赚钱有本事借钱,就债台高筑,可他们不怕,这届举债下界还,竟然有靠举债升官的;四是外部投资多和税收也高。他们有钱就任性,就不计成本的扩编扩建,贪污浪费更达到空前的程度,以至于房地产一不行财政就吃紧,幸亏疫情期间上面有拨款,这次中央财政的五千万滑雪场投资真是雪中送炭,邢台市政府想把钱留下也正常,只怕不会用在滑雪上。
高见岭和李志和被人领进会场,主持会议的是市委赵书记,几个副书记和市长、副市长长、各局办的一把手全都出席,临河县委刘书记也在场,可见这笔资金对他们有多重要。这二人在一个桌角找到自己的名字坐下,卢开福向高见岭点点头,就继续他的高谈阔论。他讲的全是“这波疫情对中国是巨大的利好,欧美国家经济的完全瘫痪,全都依赖中国出口,中国经济不降反升,这一举就会超过美国。”高见岭奇怪是他被长期洗过脑,厉害了我的国的思想根深蒂固,还是他和他的信息完全不对称?。
在高见岭看来即使不爆发疫情中国经济也进入下行道,中国的经济学家早就敲响了警钟,中央领导也看到了却没想到来得如此迅速、凶猛。地方政府应当怎样应对?这是他家经常讨论的问题。
高见岭说:“青青,你看我这行是不是不行了?项目越来越少,取费越来越低,还总欠设计费。”
夏青说:“你的买家主要是各市县政府,这是中国特色,它们的财政不行你就不行。”
高见岭玩笑道:“你有什么办法帮它们?”
夏青认为县太爷们就应当听她的,说:“一、精简机构、裁撤冗员、降低行政事业开支——这招谁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到;二、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当地企业、吸引外部投资——疫情还没结束又如何能做到?三、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产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就是书生谋国,她不知道目前中国的举国体制都“唯上”而不能另搞一套?上面没招下面就没招,上面出昏招下面就使昏招,什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金融创新搞得一地鸡毛。
卢开福的团队开始讲他们在邢台做的滑雪场规划,其中有两位洋人来自滑雪王国法国、加拿大,他们设计过中国冬奥会滑雪运动主赛场崇礼,都是大手笔,李志和悄悄对高见岭说:“这不是给临河投资啊,岳秀又被呼悠了。”
赵书记听后带头鼓掌,说:“太好了,简直设计得太好了。”向左右下属询问:“你们有什么意见?”
各部门的领导就由职位低到职位高一一发言。
高见岭经历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真是全国人民的狂欢。北京的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放假16天,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大多歇业在家,人们都聚集在电视机前收看实况转播,他们都为中国的金牌数量世界第一而骄傲,那时候的中国人对国家和家庭、个人的未来充满信心,投资个3000亿人民币歇业16天又算什么?用不了多久就会撵上。奥运会也确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刺激了经济,这样的盛会真是多多益善。
各部门的领导都发完了言,都是对这个项目的溢美之辞。赵书记说:“这件事好是好,可我们邢台得配资五千万,卢会长,这笔钱您能不能再给我们想想办法?”
临河县委书记刘冬梅说:“这是我和卢会长年前就商量好的,别看中央财政拨款给了咱们市,却是投给我们临河的。”
赵书记说:“那为什么选址在邢台?配资五千万,你们有吗?”
刘书记说:“我们的泜河中国城市户外运动主题公园项目账上有三个亿。”
赵书记说:“是啊,百万英镑,不让动。”
大家笑,负责基建的张副市长说:“关键是你们的方案得好,还得保证项目盈利。”他下面的话是:“市财政出钱给你们过一下桥也不是不可以。”
刘书记对高见岭说:“高博,您说说你们想怎么干。”
高见岭仍陷入沉思,那时候的中国人好像也很有钱,买房买车不只一套一台,假期国内的景区爆满。在国外中国人也是买买买,可不知为啥他们突然就没钱了,又发现他们都成了“负翁”,负债的负。明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就要召开,这次的总投资大概在3000亿人民币以上,和08年奥运会差不多,可国人的心情却大变——中国有必要给全世界人民办免费大party吗?难道不能借防疫就坡下驴?
高见岭正想着事儿,被身边的李志和捅了一下,说:“刘书记让你讲讲咱们的滑雪场。”他说:“我们搞滑雪场不需要这笔钱,邢台地区有公务员和大中小学生一百万,国家不是计划三亿人滑雪吗?赵书记,您号召他们来我们那滑雪就行了。”
刘书记奇怪道:“五千万您不要了?”
李志和急道:“你的滑雪场在哪呢?”
赵书记高兴得一拍桌子:“冬梅书记,你可听好了,这五千万就留在邢台。高先生,不就是五十万吗?我现在就定你们一百万张雪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