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西忻州原平阳武村朱氏牌楼】
偶得
作者\翠柳
沙石本无灵韵性,
匠心雕琢赐灵魂。
玲珑剔透藏深意,
曲直沧桑自有痕。
阳武朱氏牌楼简介:
阳武朱氏牌楼,亦名朱氏石坊、朱氏牌楼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大牛店镇阳武村,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
阳武朱氏牌楼是由晚清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道加盐运使武访畴为其母朱氏所修的节孝牌坊。原为三座,今存两座,主坊落于村中,配坊建于村外,两坊均为石建。
阳武朱氏牌楼保存完好,主坊、配坊、碑亭主次分明,基本保持了清代晚期石刻建筑的规划布局和规模形式,主要建筑在形制特征、石材使用和雕刻工艺等方面均保留了历史原状,是研究山西清代中晚期石质牌楼建筑的重要实物档案。
赏析:
翠柳的这首诗,以山西忻州原平阳武村的朱氏牌楼为题材,通过对牌楼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匠人智慧与技艺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
首句“沙石本无灵韵性”,诗人以沙石为起点,指出其本无灵性或韵味,强调了原材料的普通与质朴。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沙石,在匠人的巧手下,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次句“匠心雕琢赐灵魂”,诗人用“匠心雕琢”来形容匠人对沙石的加工与塑造,强调了匠人的精湛技艺与深厚底蕴。而“赐灵魂”一词,则生动地描绘了牌楼在匠人雕琢下所焕发出的生命力与灵性,使得原本无生命的沙石变得栩栩如生。
三句“玲珑剔透藏深意”,诗人以“玲珑剔透”来形容牌楼的雕刻工艺之精湛,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匠人的精心雕琢,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而“藏深意”一词,则暗示了牌楼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以及匠人对美好品德与精神的追求与传承。
末句“曲直沧桑自有痕”,诗人以“曲直沧桑”来形容牌楼所经历的历史变迁与风雨洗礼,强调了其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身份。而“自有痕”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牌楼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痕迹与印记,这些痕迹不仅记录了牌楼自身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的沧桑巨变。
结合阳武朱氏牌楼的简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朱氏牌楼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建筑遗产,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基本保持了清代晚期石刻建筑的规划布局和规模形式。其主要建筑在形制特征、石材使用和雕刻工艺等方面均保留了历史原状,是研究山西清代中晚期石质牌楼建筑的重要实物档案。这首诗通过对牌楼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匠人智慧与技艺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呼吁与期望。
翠柳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它不仅赞美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技艺,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与反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