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新诗《春日游园》赏析
泗水河畔的紫藤刚爬上花架时,王义红木艺术馆的檀香正穿透百年木纹。这位以刻刀雕琢时光的工艺大师,在某个春日下午忽然搁置凿子,任紫砂壶里的碧螺春凉透,提笔写下四行浸透木屑清芬的诗句。这看似信手拈来的二十八字,实则是匠人精神与文人魂魄的世纪重逢。
"烟柳拂墙五色花"起笔便打破时空结界。烟柳是《诗经》"杨柳依依"的千年余韵,五色花却跳跃着现代园艺的斑斓光影。红木雕花屏风上常见的缠枝纹,在此化作实体花墙,让人恍见张大千泼彩山水从木胚苏醒。这种古今意象的碰撞,恰似王义工作室里并置的明代圈椅与3D雕刻机,在冲突中达成微妙平衡。
"寻芳试问野人家"的探问姿态尤为耐人寻味。作为红木界泰斗,诗人本可端坐云间指点江山,却以学徒般的谦卑叩访春色。这种躬身求教的精神,暗合其从木匠到大师的进阶之路——四十年前那个背着工具箱走街串巷的青年,正是这般叩开鲁班秘技的门扉。野人家既是对隐逸者的造访,亦是对自然本真的朝圣。
当"竹扉小扣惊犬吠"打破春日静谧,我们得以窥见诗人心境的精微转换。竹扉犬吠的田园交响,与其展厅里那些沉默的黄花梨官帽椅形成奇妙互文。前者是未经雕琢的生命律动,后者是凝固时光的艺术结晶。犬吠惊起的刹那,恰似刻刀触木瞬间的震颤,将永恒的艺术追求与当下的生命体验焊接成诗。
最妙在"聊赠新枝醉晚霞"的余韵。新枝既是实指春日的馈赠,更是隐喻艺术生命的永续。红木雕刻讲究"取势随形",诗人以截取春光的手法呼应其创作哲学。醉字用得尤为精到——晚霞本不可饮,但融合了木香、茶韵与诗情的黄昏,确能酿出令人微醺的时空佳酿。
这首小令的深层魅力,在于打通了多重艺术维度的经脉。当我们细品"拂"字的力度控制,会发现这与红木浮雕的深浅刀法异曲同工;"试问"体现的探索姿态,恰似其开创"新古典红木"流派时的创新胆识;而"醉晚霞"的色彩把握,分明可见其在紫砂壶上调配珐琅彩的精妙手艺。
在济宁这座孔孟之乡,王义以诗为刻刀,在春日画布上雕琢出独特的艺术年轮。那些穿梭于木作车间的岁月,沉淀为诗句里暗藏的纹理:烟柳的柔韧藏着对海南黄花梨木性的理解,竹扉的挺括透着对苏作榫卯结构的熟稔,就连犬吠的节奏都暗合雕刻时的呼吸韵律。
当代艺术界常叹"工匠精神式微",王义却用四行小诗完成了一场静默的答辩。当机械臂正在替代传统雕工的今天,这首诗证明真正的匠艺从未远离文心。就像他工作室里那尊未完成的达摩像,木胎里既住着六祖慧能的禅意,也跃动着二十一世纪的春光。
暮色中的王义红木艺术馆,紫檀幽香与墨香正在相互渗透。那幅写着《春日游园》的洒金笺,此刻静静躺在黄花梨画案上,与满室古典家具进行着无声对话。或许在某个晨露未晞的时刻,这些诗句会悄悄爬上浮雕花鸟的羽翼,将匠人心中永不褪色的春天,诉说给往来寻芳的知音。
附:王义原玉
春日游园:
(文:王义)
烟柳拂墙五色花,
寻芳试问野人家?
竹扉小扣惊犬吠,
聊赠新枝醉晚霞。
2025年3月2日作于孔孟之乡山东济宁王义红木家具艺术馆清心阁。
王义简介: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红木文化传承大师
山东工艺美术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原中国红木委副会长
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
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
原山东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济宁市王义红木文化馆创始人
王义紫砂陶瓷工作室主任
济宁市作协会员
济宁市诗词学会会员
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济宁太白湖区作协副主席
(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