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 月 2日,我带着孙子去参观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刚刚度过了九十四周年生日,在这个时刻去,更有意义。
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通往一大会址的71路公交车,是上海最繁忙的线路之一。车上很拥挤,孙子年纪小,抓不到抓手,我就让他抓住我的衣服。踉踉跄跄地在车厢里坚持着。
车厢挤路也堵,尽管上海的道路设施非常先进完备,上有高架快速路,下面是双向八车道,但上海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车辆实在太多,刹车,启动,停车等待,车辆就这样在车流中慢慢向前,终于,重庆北路站到了,我们下车了。
根据地图导航的指示,继续往前走,到了淡水路转弯,一路上,延中绿地公园大树参天,遮天蔽日,绿草如茵,小道曲径通幽,小溪流水潺潺,恍若都市桃园。
淡水路是老的林荫大道,道路两旁,各具特色的建筑仿佛在向每一个行人述说着上海的历史,上海的文化。
好像穿越在绿色的隧道中,七月似火的骄阳,在这浓密而透风的绿茵下,失去了应有的威风。
这就是上海,这就是上海的韵味。
这样优美的地方,在上海大拆迁大发展的时候,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让人倍感珍惜。
不久,兴业路到了。一大会址就在兴业路上。和淡水路一样,兴业路也是一条林荫道。
我们徜徉在绿色长廊之中,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个穿制服的保安,我们的目的地就到了。
如今孙子已经长大了,身高已经达到一米七八,我也不住在上海了,一大会址好像非常的遥远,回忆当初只要踏上公交车一会儿就到了。
告别了上海,也告别了一大会址,但是一大会址和上海一直在我心里面,是我心中永远永远的圣地。
我也非常想念在上海的孙子,回忆起他小时候,回忆起我们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特别是回忆起多次参观一大会址,还去过二大会址,思南路的周公馆,我要把老一代的精神传承下去。
周公馆是周恩来同志和董必武同志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那时候正处在国共合作期间,是我们党和军队驻上海的办事处。
在上海这样的革命纪念地还有很多,吸引了来自祖国各地的党员同志组队前来参观学习。最近我听说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又进行了新的扩建。饮水思源,我们现在发展得那么好离不开那些开拓者的努力和牺牲精神,上海不光是一个经济文化的中心,他更是一个革命的发祥地,在上海能够得到更好的革命的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