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旅行
文/禅心·晚晴
同是旅行,因人的差异性不同,便各有各认知与玩法。
有的人去旅行,就是为打个卡拍几张照,表示自己也曾到此一游过。这种人旅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算是最肤浅与表层的一种玩法。对于古遗迹,尤其是博物馆那种最有深度的旅行点,是很难有兴趣的。
有的人会深研历史人文风俗文化,那么看山就不只是山,更多的是山背后的内涵,雕像及古建筑背后的历史、传承及精神文明……眼里有景,心里有货,这样的旅行,会是一种精神碰撞与内心共鸣的交织与印证。
而还有一种旅行,也会看景,也会研究景背后的一切,却不会再执着于景,知道景也只是一个化现,还景于景不再着相,这便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开悟者之旅。
所以同样是去旅行,心灵层次不同文化底蕴不同,感受层次也大不相同。因而人还是要先在书中多旅行的好,读了万卷书再行万里路,意义就大不同。
所以说,虽是去玩,但要找一个真正可以相互交流的同频好旅伴,并不容易!当然也可以做这样一种旅伴,不必交流,各自感受一并同行就是了。
而人生,其实也是一场旅行。一路经历的远不止一次短途搭伴同行这么简单。可见,要找一个可琴瑟和鸣结伴而行的人,就可想而知更不容易了……
所以,真正喜欢深层次探究的人,大多只能孤独前行。而古往今来,为何那么多哲学家、修行者都只能是单身,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如尼釆所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但这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