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丹
文/李广昌
三月的早晨,小雨伴随着割面的冷风破窗而入,带来一丝寒意,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连忙去关窗。就在关窗的那一刻,我瞥见阳台花钵里栽种的活血丹正开着淡紫红色的小花,在风雨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嘲笑这风雨对它的茁壮成长没有丝毫影响!
活血丹,属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平卧于地面,节上生根,叶片对生,形状如同圆肾形。因其叶片圆润且对生,形似一串串硬币,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连钱草;又因叶缘周边的圆齿恰好有18个,故又称十八缺草;其味道浓郁,因此又有遍地香、九里香的美名;至于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等称呼,则是因为它的药用功效而得名。
《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大辞典》等古籍均有记载,活血丹味苦辛,性凉,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利尿消肿、止咳散瘀。它被广泛用于治疗黄疸、水肿、尿路结石、肝胆结石、伤风咳嗽、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痈肿疮癣、湿疹以及雷公藤中毒等多种病症。
现代研究表明,活血丹全草含有挥发油、薄荷酮、水苏糖、熊果酸、胆碱、鞣质及无机盐等多种成分。药理实验显示,活血丹具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增加肝胆管内胆汁量,松弛胆道括约肌,从而有助于胆汁的排出。此外,它还能使小便变为酸性,有助于溶解存在于碱性条件下的泌尿系结石。(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如今用活血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不如从前。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以蔬菜为主,蔬菜属于碱性食品,而肉类属于酸性食品。如今,肉类摄入远超蔬菜,结石多在酸性环境下形成,因此使用能使尿液变酸性的活血丹治疗现在的结石,效果自然不如从前。)
在民间,活血丹常被用来泡茶解暑、祛毒。更多的时候,它被用于治疗小便涩痛和尿路结石。记得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我在乡镇卫生院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时,恰好有个学员患上尿道结石,排尿涩痛且出血。当时上课的老师是一位拥有十多年经验的草药名医,他带我们实地采集活血丹,并指导那个学员如何服用,一次用多少。令人惊奇的是,那位学员回家两天后就回到医院上课了,他高兴地告诉老师,自己排出了不少绿豆大小的结石。自从认识活血丹后,我发现村民们还喜欢用它捣烂外敷治疗跌倒损伤肿痛以及痈肿疮毒。
遐想间,我的目光再次回到那盆随风摇曳的活血丹上,久久地凝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