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一行三人坐着车来到马家村的学校,经校长同意,在门卫及安全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马家村惨案的石碑前,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碑文上,看着碑文每行字,我的心在揪着在滴血~
马家村惨案,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众多暴行之一。1944年8月12日,日军第六十六旅团七十八大队第二中队,在中队长关口藤治的带领下,协同驻石门桥据点伪军100多人,分三路包围了马家村,进行疯狂的报复。他们放火烧毁村庄,将村民逼到绝境,用刺刀、枪托对村民进行残忍的拷打和屠杀。其中,马五老人因拒绝为日军带路,被活活烧死;70多岁的潘业凯老人因不肯透露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下落,被日军连刺数刀后推入井中;11岁的马旺、8岁的马让等儿童也被无情地推进水井。那口井,曾是村民们的生命之源,在日本人的残害下,却成了他们生命的尽头。日本人的残酷性让人无法直视,更让人无法忽视的是,战争对人性、社会和未来的摧残,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无数惨案的缩影,看着那冰冷的石碑,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血与火交织的惨痛历史。
如今,为了安全期间村民已把这口井填埋了,看着遗留的井位,我深刻的认识到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因为战争只能给大众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行为,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其次,就是要增强我们民族的团结,才能共同抵御外敌。在面对侵略者时,才能团结一心,才能形成强大的自我保护,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站在在石碑前,我仿佛听到了那些逝去生命的呼喊,提醒着我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这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和义务,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培养他们的民族爱国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能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要让孩子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不能忘记那些在战争中遭受苦难和牺牲的同胞,更不能让马家村的惨案等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教育孩子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的壮大自己,壮大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战争的教训从来都不是轻飘飘的几个字,那些惨案中的生命、家庭和社会的毁灭,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警钟提醒;惨案的教训;先辈的牺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站在马家村惨案的石碑前,我们默默祈祷默哀,愿那些在惨案中遇难的同胞们安息。
本文只想启示人们不要忘记马家村惨案,记住日军在冀中地区犯下的滔天罪行,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以下档案资料网搜,单纯的只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没有侵犯别人权益的想法哦。
网搜:两篇
任丘马家村惨案的档案记录
惨案背景马家村位于任丘城南20里,平(京)大公路西侧,是任丘老三区的抗日堡垒村之一。1939年3月20日日军侵占任丘后,当地人民一直遭受日军的烧杀抢掠。惨案经过1944年8月8日,日军第六十六旅团所属部队到马家村一带抢掠粮食,遭到第三区区小队及民兵的阻击,日军败退至石门桥据点。8月11日,日军中队长关口藤治带领100多名伪军,分三路包围马家村进行报复。当时,部分村民未能及时转移,日军在村中放火,并对村民进行搜捕和拷问,逼迫村民交出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下落。日军将未逃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共30多人逼到崔家碾棚前,塞进柴草后点火焚烧。随后,日军又将多名村民推入村西头的水井中,并投入手榴弹和磨盘。惨案结果在这次惨案中,共有32名群众惨遭杀害,其中包括3个孩子,25人死在同一口水井中。后续事件惨案发生后,第九军分区四十二区队、任丘县大队和第三、四区小队于1944年8月21日傍晚包围了石门桥据点,并发起攻击。经过3昼夜的战斗,成功拔除了石门桥据点,歼灭和俘获伪军100余人。惨案遗址马家村惨案遗址至今仍被保留,成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暴行的历史见证。总结任丘马家村惨案是日军在冀中地区制造的众多惨案之一,反映了侵略者对无辜平民的残忍暴行。这段历史提醒我们铭记日军的罪行,弘扬抗战精神。
马村惨案(2)
1944年8月8日,日军第六十三师团六十六旅团所属的七十八大队第二、第三两个中队和三个分队,在第二中队长关口藤治和第三中队长大琢一雄的带领下,到任丘城南马村一带抢粮食。当敌人要进马村时,受到三区小队及民兵的阻击, 敌人败退至石门桥。8月11日,三区小队分队长苏金章和区小队战士杨炉子在执行任务时,发现两名日军追一名马家村青年妇女,随即跟踪,发现两名日本兵追赶这名妇女到马村一家磨棚中,欲行强奸,苏金章、杨炉子迂回赶上,苏金章开枪打伤了一名日军,最后抓住这名日军将其处死。另一名日军逃回石门桥据点。
8月12日,天刚蒙蒙亮,该部日伪军100多人,由关口藤治和大塚一雄带领,包围了马村。在11日打死日军军官的当天,马村的群众大部分已逃避,但尚有部分群众躲避在家中。敌人在村中放起了大火,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马村陷入了烟火之中。敌人最先抓住了跑到街上的60多岁的老人马五,用刺刀逼着他带路,寻找共产党员、村干部、民兵。马五拒不带路,当即被敌人推进火中烧死。接着敌人将抓到的老人、妇女、儿童共36人逼到崔家碾棚前,拷打追问共产党八路军在什么地方,群众相互依扶,一言不发。敌人将这些群众推进碾棚,塞进柴草,点起火来。丁宝贤、王老卜两位老人呐喊一声,率先冲出来,与敌人撕滚起来。其他群众也跟着往外拥,敌人用枪打、用刀刺,混战中,儿童拼命呼喊,孕妇被撞倒痛苦呻吟。丁宝贤老人被敌人击中头部,昏死过去,王老卜和一个日军扭打到水坑边,拼命夺日军的枪,被另一个日军用刺刀挑死。
敌人纵火后,逼迫老百姓到村西南学校后的深井处,先是将70多岁的老人潘世凯拉到井边,问他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什么地方。潘世凯回答:“共产党、八路军天天都来,村里村外都有。”敌人又问他谁是八路军、共产党,他咬牙不说,敌人便在他身上连刺数刀,推入井中。敌人又接连拷问了几个人,得到的是同样的回答,穷凶极恶的敌人又将这几个人推入井中。两名日军从人群中拉出抱着孩子的杨大秀,先推她望望井中,又让她看看滴着鲜血的刺刀,然后问她谁是村里的干部和民兵,杨大秀冷冷地回答:“不知道!”敌人劈手夺过她怀里的孩子扔到井中,杨大秀拼命与敌人厮打起来,一边打一边骂,终因体力不支,也被敌人推人井中。随后,敌人又将 11岁的马旺、8岁的马让也推入井中,并向井中投入1个磨盘。
在场的群众目睹惨状,悲愤至极,高喊:“老百姓无罪,不许杀害!”逼得敌人步步后退。日军慌忙架起机枪,对准了逼上来的群众。这时,从人群中站出来一个年轻的妇女,她就是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村妇救会干部李大改。疯狂的敌人一窝蜂地扑上去,用皮鞭抽打。李大改用嘶哑的声音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敌人又向李大改的胸部连刺数刀,然后推人井中。74岁的老人谢建隆怒火满腔,踉跄着冲向敌人,被一个伪军用榔头砸死在井边。鲜血和死亡使群众怒火满腔。日军见难以征服马家村的群众,便对手无寸铁的群众实行了野蛮的屠杀。敌人先用刺刀挑,再将群众投人井中,然后往井中投入手榴弹,推入磨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村惨案。在这次惨案中,先后有32名群众惨遭杀害。马村惨案发生后,九军分区第四十二地区队、任丘县大队、任丘三、四区小队于1944年8月21日傍晚将石门桥据点包围,发起攻击。马村群众奋勇参战,扛梯子,抬担架,有的青年还冒死与战士们一起冲锋,群众激情高呼:“为死去的父老乡亲们报仇!”经过3昼夜激战,攻克了石门桥据点,歼灭、俘获驻守的伪军100余人。
本文摄影:作者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