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如一
第二十三章:自由化
曾几何时?中国人曾大谈“思想解放”和“自由化”又大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知中国文化何时能脱离政治和庸俗回归它的本质。
我认识杜小川很偶然。
那是在吉林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晚的一个小巷口,我正叫卖着两只鸡,这时走过来一个像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那样围着围脖、浓眉大眼、长得很漂亮的青年,他问我:“你是勾陈吗?”我不敢回答,因为我卖得是瘟鸡。“我叫杜小川,看过你的小说。”他伸出温暖的手与我相握。“你是大学生,怎么在路边卖鸡呢?”他问。我苦着脸解释说:“我继父看鸡快死了,逼着我卖。”“真是有辱斯文哪!”他说。有他帮忙,鸡迅速脱手。
“你的小说不错,文字洗炼,逻辑性强,丝丝入扣。”回家的路上杜小川说:“听说你考得是理科?可我感觉你更适合搞文学。”
“我被分到工科。我也拿不准自己该搞文学还是工程。”
“我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它会让我看问题有个更高的角度。假如你的小说能有点哲学思考,再多有点市场卖点,就会更好。”
我认真打量着杜小川,他身上有一种少有的优越感,这是倍受挫折的我身上缺少的。对他的好感还因为我头一回遇到如此直率的人,批评别人和抬高自己都不客气,这和我接受的家训完全不同。我们边说边走在吉林建筑公司职工宿舍黑暗的道路上,那是一个很大的棚户区,没有路灯,私搭乱建的简易住宅和柴棚把它变成了一座迷宫;即使是冬天,遍地垃圾和污水也会让人下不去脚;那公共厕所更是不戴防毒面具进不去……可是和他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很青年,也很阳光。
“你是你们子弟学校的骄傲呵,这所学校的学风不太好,很难有超过你学历的毕业生了。”他说,又问:“你读过北岛的诗吗?”
“没有”。
“搞文学没有不知道北岛的。”杜小川说话的语气就像在说一个国人尽知的领袖,他说着还拿出一个手抄本——以前有许多文学作品、包括一些政治言论都出自这种经过了无数人誊写和传递的小本子:《第二次握手》、《梅花党》、《一只绣花鞋》、《少女之心》也叫《曼娜回忆录》、《红都女皇》……它们曾在文字狱开放之前风靡一时,如今国内的杂志复刊,手抄本也就没了市场。
杜小川在黑暗中朗声诵道: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
在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中杜小川的朗诵不是最好的,他的嗓子有点沙哑,也有东北口音。但他的记性很好,能一字不拉地背下许多诗。他朗诵时的神态也从容,没有一点夸张,很感人。更主要的是我正处于最需要诗的时候——我正徘徊在文学和建筑学的门前并在家人的反对中与舒云恋爱。奇怪得是,从看到杜小川的第一眼我就认定他就是《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那可是个为人虚伪刻薄,追名逐利的家伙。
“你感到了吗?这场朦胧诗的风潮里夹带着民主和自由的呼声,是诗人们最先感知了中国体制改革的到来。”杜小川说话的神态就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宣讲的热血青年,对我的影响至深!
就在作家班第二学年的上学期,杜小川神神秘秘地来学校找我,一见面就兴奋道理:“我见到北岛了。”
“在哪里?”这消息实在叫我意外。
“北京。”
“是诗歌朗诵会?”
“是民主讨论会?”
我那时已认真研究过北岛。北岛,祖籍中国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解放前的北平。毕业于北京四中。当过建筑工人、翻译,在《新观察》杂志作过临时编辑。1970年开始写作,1978年与芒克创办了《今天》杂志。
杜小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能要出大事了!我还见到了顾城。”
“他怎么样?”顾城是我最喜欢的朦胧诗人。
“不成熟,还是个童话诗人。但我还认识一个顾城,我们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的高材生,比我高一界,他可能成为中国顶尖的哲学家。”
我认为顾城只有一个,当然不屑于另一个顾城。我念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没有人能超过他。”
杜小川笑笑,意思是“我不和你争”,又说:“现在政界、学界,还有些外国势力都支持我们,我们正在组织全国高校的学生们到天安门广场聚会,你去吗?”
“我们?”我轻蔑地笑笑,想起了他的几件事:他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最喜欢参加校外政治沙龙,曾经是各种手抄本的传播者;大学三年级突然宣布退出江湖,因为与张性成的妹妹张性纯坠入了爱河;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中学当教员,因为课讲得好很快被调到教育局当教研员,学术地位大大提高。后来他把兴趣转移到各个高考辅导班上,成了“最早富起来的人”;此后他沉又迷于赌博,还把妻哥张性真也拉下了水,张性真一赌而不可收拾,被扒下了警服,他却在赌场上收放自如,没给家庭和事业造成不良影响……这使我对他又佩服又警惕——他善于拉别人下水自己却不湿鞋。“你都组织了哪些人?” 我问。
“哈哈”杜小川又笑笑,意思是“这是机密”,说:“齐瑞和张性成都去。姚琴和张性纯也都赞成,你叫上艾梅?让她发动发动女生?”
我知道在艾梅的圈子里吉娜才是核心,因为她最疯。我就叫出了吉娜。
“你说能见到北岛?”吉娜劈头就问。
“能见到大部分顶尖的诗人和作家。”杜小川肯定说。
“徐敬亚呢?”
“我们是同学,想见随时可见,他身边可有个王小妮!”杜小川风流地向吉娜挤挤眼睛。
吉娜像男人那样当胸给杜小川一拳:“我是吉娜我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