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读书与现代读书》
没有广场书城的着落,我们约好的这场读书会就这样陨落了。我不甘心,又不知去向何方?
在爱人的提议下,去附近的西北书城走走看看,也许能让我那颗失落的小心脏得到稍稍的缓释,谁知道呢?
原来因为有广场书城的存在,我很少走进西北书城。其实那时离我的驻地而言,我纯属是舍近求远,只为那一抹熟悉的味道而不想在紧张的时日再分心光顾其他书店,在这里我先郑重其事地对你说声:怠慢了,对不住了,请多包涵! 走进去,现代气息扑鼻而来,装修简约敞亮明快,像一个充满朝气的大男孩阳光、活泼、洒脱,活力四射,生机勃勃。如饥似渴的读书欲瞬间爆棚,还等什么?
一进门,眼前豁然开朗,迎接你的是最新时事政治类图书,彰显我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受重视程度,爱国爱家要从娃娃抓起,渗入大脑,渗入骨髓,耳边响起了梁启超老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话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只有我们的年轻人锐意进取、发愤图强、孜孜不倦,笃志好学,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我这儿真的不是在唱什么高调。
还有新近畅销的各类书籍耀眼夺目,随手翻阅,都会让你眼前一亮,又有谁哪个国家的哪个作者取得了什么奖项?成就如何?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手?一系列的疑惑在这里揭晓答案,了解图书最新动态毫无疑问就从这里开始。
哦,对了,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韩国作家韩江的作品《素食者》,我找到了…
它里面还增加了一些文化元素浓厚的文创用品:非遗工艺品、民俗地域文化展品、传统画作,各类小摆件、小装饰、小家电,可爱的玩偶等等。吸引着你的目光,东看西转好生欢喜。
它们可以交相辉映,书读累了,就走过来转转看看,放松一下,拨动一下卡通琴弦。撩拨一下波澜不惊的心脏唱跳起来,这可都是我默默的幻想所为,自我陶醉的节奏,过后继续回到原地,继续收回视线,开始爬虫式阅读。一收一放,如同我们手中的风筝线任凭己欲,收放自如…
在导购员机器人欢欢的指引下,你好似太空的神奇漫步,新鲜、猎奇、窥探,有种移情别恋的偷喜,一改我往日游历的面目,看来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现代都市的实体书店,没有它独到新颖脑洞大开的经营创意,又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我一步步地深入其中,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好奇、兴奋、惊喜,在探险未知的路上摸索前行,静谧的气息和远处传来的悠扬的乐曲伴奏让你心生向往,探寻、发现。许多小玩意和一些书目,都是闻所未闻,更别说见过了,真是孤陋寡闻,羞愧难当啊!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不过不要紧,要么说,见多识广呢?还是要多浏览各大城市的现代科技图书馆和风格迥异的各类书店。有些书店外形看起来很不起眼,可是一旦进入就别有洞天。记得与姑娘去上海南京路上被一家装饰典雅精美别致的书屋吸引了,买了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书名了,体会着夜上海的繁华与文化的交融碰撞…我们细细品味,驻足观察所喜欢的领域的发展、变化、创新和进步,也是提高阅读鉴赏的一种方式,以此为路搭建天下众多的读书平台,丰富阅读体验和购书欲望,还会担心无暇读书?那一声声的召唤都甜到你的骨髓里难以自拔,还会释卷吗?它已经融入你的生命长河中,陪伴你的时光如梭,不离不弃,是我和它填写的一份永不撕毁的契约,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如书虫一点点的啃食续命,填充我的精神世界,充盈、扩张、安逸。这也算是我打开阅读眼界的另一种很好的方式,不是吗? 于是我们出游他乡,除了固定打卡博物馆、图书馆、享受各色美食之外,这又多了一个旅游项目,那就是:游逛大街小巷的各色书店,淘宝似的寻觅,说好如约而至,不见不散。
只要是去过的地方,回忆起来总会有我们的老朋友在那一隅之地遥相呼应,两相望,莫相忘,美不胜收。
了解一些新鲜事物才能与现时代相融合,才能与现代青年有共同话语,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接受现时代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学习对智能产品的操作与运用,并拿来为你所用,才不会让孩子们说我们out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要用自己坚定的步伐,坚持终身学习的惯性,就不会让后浪把我们这一代人狠狠地拍到沙滩上了,我似孩童般掩面偷笑。
它的每一层都有一个大类分区,又分别分为几个小类分区,导购图示标识清晰明了,指引标志抬头可见,寻图导引轻松搞定。每一层又都设有有偿饮品读书区,新颖、怀旧、感伤、弄潮儿,风格各不相同,适合不同阶层的人群,老少皆宜,对各大读书人群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创意,让喜欢消费的人群坐下来,将生活中的慢时光融入其中,慢慢品读,也许这是另一种留住顾客的经营策略吧!
我和爱人点了一份西式饼干,要了一杯云南普洱茶和一杯岸香咖啡,袅袅余烟徐徐升起,云雾缭绕…
他手捧一本书法大辞典,我手捧一本我们准备收入囊中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红皮烫金字帖,选一处既安静又能晒到阳光的圆桌旁坐下,还有一本听许多读书人介绍的口碑不错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一直托辞没有机会,择日不如撞日,撞大运似的心花怒放,赶快也把它收入门下,等小憩完都似来不及的样子,就摆在桌上让它全当门神看门或是睡美人安享片刻的清净吧!我笑而不语。
我们头抵头两两相对,近距离的咬文嚼字,品帖读帖聊帖,一个字一个字的鉴赏、模仿、探讨,设想着未来新家书柜里添置的书籍,这本《书法大辞典》是少不了的,还有我心心念念的《三希堂法帖》、线装版的《南怀瑾》全书…我俩压低声音,滔滔不绝地发表着各自的观点,体尝着窃窃私语下享有的安谧和祥和,其乐融融,美妙悄然涌上心间,又似回到久违了的谈情说爱的那段欢愉时光,这是我们俩第一次读帖。间歇时,我俏皮地眨着我这双眼皮似有点耷拉的三角眼询问他:“你不是说,你不喜欢小资情调吗?”他微笑着含情脉脉地对我说:“原来是真的不喜欢,但现在我会因为你而慢慢学着喜欢上你所喜欢的生活情趣的,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加地靠近你!”天哪!这也太暖心了吧!我起身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又转头望向窗外,该不是太阳从西边升起了吧?我夹杂着窃喜的坏笑偷瞟了他一眼。若不是有外人在场,若是在家中,我一定会扑上去抱住他!我犹如少女谈恋爱似的无比欢喜却又窘地羞红了脸庞而无处躲逃,因为书缘而结下的情缘将推波助澜我们的感情愈深愈浓。 老夫老妻也能如此这般对帖诉衷肠,倒是意外的收获。我们返乡之后再继续给生活添点彩,忙中偷闲相约一起去逛书店、一起去图书馆坐坐,新装修好的秦州图书馆离我家不远,只是姑娘假期回来送她路过几次,怎么就没有要踏步进去看看的打算呢?还口口声声地自认为是书虫呢?
去吧,去看看!让紧张疲劳了一周的心情舒缓下来,安静下来,哪怕只是对着书中的字体发发呆,幻想一番也很美好啊!一个声音在遥远的上空对我俯身呢喃。
我是一个相对传统的现代女性,我的读书方式也与我的性格息息相关,在电子数据发达的当下,我依然坚守初心,依旧坚持着传统的阅读方式,捧一本书闻着墨香才能感到读书的快乐。但我也不排斥现代年轻人阅读电子书的兴起与狂热,它可以随时随地切换反转,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无时无处地畅读,便捷高效,但知识碎片化也困扰着这一代人,浮躁、快速、浅尝辄止又是他们的一大困惑,看似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但有效信息并不很多,过时信息、搞笑信息充斥大脑记忆短暂,形成瞬间记忆,而系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却更显匮乏。
有人说电子产品害了一代人,也显失偏颇。手机就是一把双刃剑,要看大人的有效引导,用得好,它就是一部万能学习工具,各种讲座,各类资料,各大相关学习平台,百科全书在它的面前都要愧不成声。海量信息的筛选就要依靠你足够强大的智慧、定力、自律去规划学习方向,克服外界干扰,在大数据根据你的兴趣爱好的帮扶推送下完成你的既定目标一点都不难,但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有些孩子把它仅仅当做了一部游戏机而乐此不疲地日夜奋战,让我看到痛心疾首。正确的引导教育真的是太重要了。
我的眼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花了,我读书的时间也少了很多,那就来它个华丽的转身吧!将传统读书与现代读书完美结合,捧书品读依旧坚持不懈,随之而来的是利用手机上的各大融媒体扩大听书的范围,在听书的范围内再精选图书作为读书内容,这样可以不减少阅读量,还能有效预防视力的快速下降,小心保护好脆弱的眼睛这是唯一的方式。因为随着岁月的遗失,视力的下降是必然的,有选择性地读书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是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调整好心态的最快乐方式的阅读。
看电子书实在是自身条件不太允许,更确切的说等待时机成熟,我也会选择阅读电子书的,那就是我戴着老花镜读书都很困难的时候,我会启用这个备选方案,因为我突然想起来,它具有放大镜的功能,看我需要的放大倍数都可实现,这就是电子科技的强大之所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我的内心又有那么点转危为安的宽慰了。无论怎样?用何种方法?我读书的兴趣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我的读书方式而已,也是顺应新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吧!
那天翻开在西北书城购买的《像名人那样读书》是我近来读书最多的一天,感觉甚好,读了20几页(这在我原来读书是无法想象的,所以现在选择短篇来阅读更常有),我好高兴。读了叶圣陶的《读书的态度》、张恨水的《礼拜六派的胚子》、林语堂的《论读书》和茅盾的《爱读的书》。对于我而言,我更喜欢林语堂和茅盾的读书,对我的读书启发更大,帮助更多,让我茅塞顿开,又有所增进,对读书的深入体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触动魂灵深处,作进一步的思想融合与交流。天地之大,数目之多,让我更加清晰了自己读书的目标,按着自己列定的读书计划一步步去执行,似眼中有光,心有所属,畅然大步,行走于字里行间,悟思而后快…
孩子小的时候你要求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拓宽眼界,不断充实自己。现在我们老了,我们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向上的心态,要像从前要求我们的孩子一样,来严格要求我们自己,不断游历、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不要成为孩子的拖累,不要让不屑的眼神从我们的孩子身上流露出来,依旧可以给他们答疑解惑,让他们心生欢喜而以我们为骄傲,从每一天的阅读开始,发挥我们的价值余热岂不更好?
我不是高山那样巍峨伟岸。我不是河流那样涓涓流淌,我不是大海放荡不羁,我就是人们身边的一棵小草,顶风冒雨,依旧生生不息,用我的枝叶为你增添一抹生命璀璨的绿意也很好。我虽然渺小,但我坚持步履坚定、求知若渴地畅游在书的海洋。将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紧密结合,不敢为人后,与年轻人手拉手,一同奔跑在读书的赛道上如痴如醉,忘记了我的年龄,依旧老当益壮、对它的饱览让我的身体散发出一丝淡淡的幽兰之香,浸润心脾…
记得毕淑敏的《红处方》就是我多年前在此淘到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寻寻觅觅多少家书店,找遍问遍却在这里发现了它的踪影,但就剩下最后一本,还有一点小小的瑕疵,让我这个一向最喜完美的人的心里或多或少还是有点不舒服,但又不忍放下,几经交涉还是一分钱都没有便宜,他们对我说:我可以不要,他们就做入库处理了。你说我哪能舍得呢?留下吧!如同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团聚了,又怎能再错失良机呢?维纳斯那残缺的美不是照样大放异彩吗?外形的缺损又不影响书的精彩内容?每每翻出它来看,那份回忆浮现眼前,似观影之后的花絮让我嘴角上扬,欢乐不止…
那时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实体店网店交互穿插任意索取,却也有着那个年代的记忆和美好…
一个运动员出身的人,闲来无事却喜欢堆砌文字,让你们见笑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简介:
余瑾艳、女、汉族、笔名晨曦、1972年生于甘肃天水,现为甘肃省天水监狱民警、一级警长、一级警督警衔、甘肃省武术协会会员、天水市武术协会会员、武术段位六段、武术国家一级裁判、健身气功国家二级裁判、2017年全国第十三届群众运动会太极拳决赛女子组24式太极拳第六名、甘肃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比赛女子24式第一名、女子规定杨式第一名、多次在全国和省内武术、健身气功比赛中担任裁判工作,并多次被评为优秀裁判、2018年参与秦州《阅读人生》栏目阅读体验分享、在喜马拉雅电台创办了《晨曦伴你阅读》和《论语阅读》专辑、2023年9月《三十年警龄的我》发表于甘肃监狱第四版。一个体育人却从小爱好文学、热爱阅读,现在在方块字有节律的律动下与快乐运动完美融合中体悟生活的美好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