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落叶的人
文/李文晓
(原创
家在山河间
家在山河间
冬天,倘若树上的叶子能在一声号令下,瞬间落得精光,那该有多好。走在寒风凛冽的街上,望着飘落的树叶,我常常幻想。入冬,树叶便开始悠悠忽忽、飘飘摇摇地从树上飘落。有的径直坠落在地面,有的落在路边停靠的车辆上,还有的悄然落在行人的头上或肩上。当不大不小的风轻轻吹起,树叶便在风的助推下,疾速飞落,或被风刮得迅速滑过汽车顶部,在挡风玻璃的雨刮处停歇;有的则随风钻进摩托车、电动车的车斗里,或是轮胎的缝隙间。只有在风势很大时,树叶才会在树枝间发出“哗哗”的响声,随风飘舞,打着旋儿,急匆匆且盲目地乱飞,一会儿钻到楼房的墙角,一会儿顺着人行道上匆匆而过的人们的脚边追逐奔跑。
因一些琐碎之事,心情烦闷不已,我沿着街道漫无目的地漫步。脚下不时传来踩到落叶的声响,抬头望去,正有树叶零零散散地往下掉落。几位青春妙龄的姑娘,身着时尚冬装,在落叶间欢呼雀跃、奔跑嬉戏,尽情展现着她们的浪漫。然而,对我而言,这落叶却勾起了我对大姐的回忆。她曾在这大街上扫过落叶,那时的她正值壮年,一到冬天也直呼累人。
在农村,树木生长自由自在,春天萌出绿叶,冬天落下黄叶。树叶落在田间、路旁,无论何处,全凭其自身与风的“商议”,无人能够干扰,也无人强行清除。大姐本是农民,在农村自然无需扫落叶。后来,她随大姐夫来到城里,带着我的外甥和外甥女。那时农村虽有学校,但教学质量不如城里,为了孩子的前途,他们城里村里两头跑,农忙时才回村料理庄稼。城里与农村不同,城里需要清扫树叶,大姐便成了冬天扫落叶的环卫工,他们终年负责清扫城市的街道和地面。到了冬天,扫树叶便成了他们最为繁重的工作。
冬天的城市街头,他们身着橘黄色的环卫工作服,在纷纷扬扬飘落的枯黄树叶中,挥动着扫帚,一下接着一下,把落在树丛中、路牙边、人行道上和停车位里的树叶统统扫到一起,然后用簸箕铲入垃圾箱,推至垃圾车旁,装上车运往垃圾处理场。毫无疑问,由于冬季树木落叶,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在我看来,整个冬天,他们着实是一群扫落叶的人。每天清晨,住在临街单元楼的我,很早便能听到扫帚扫落叶的声音,这声音比平日扫地更为响亮,还伴随着干枯树叶被推动发出的“哗啦”声。无论上午还是下午出门散步,街上总能看到这些扫落叶的人不停地挥动扫帚。我知道,他们大多是从农村来的农民,也有企业退休的工人,年龄大多在六十多岁,甚至还有年逾七十的。大姐曾做了二十多年的环卫工。那时,他们被统称为“清扫队”,尚无“环卫工”这一称呼。起早贪黑是大姐他们的工作常态,而冬天扫落叶则是他们工作时间最长、最为劳累的时段。如今看到这些在冷风中清扫落叶的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表的滋味。
在小区门口,我遇见一位头发花白、拄着一把高高扫帚的老妇人,正站在那儿歇息。她的双手被冻得通红,粗糙的皮肤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那把扫帚实在太高了,尽管已被扫得有些秃了,却仍在她头顶高高矗立,与她矮小的个子形成强烈反差,极具画面冲击力,更凸显出她的矮小。在这画面里,我仿佛看见了大姐的影子。只见她捂着发黑的口罩,呼吸不太均匀,显然是刚刚劳作所致。那张灰黑的脸上,眉毛和深深的皱纹里也挂满了尘灰。趁着她休息的间隙,我与她聊了几句。她从县东的山里来到县城,只为给上学的孙子做饭。儿子儿媳去了南方打工,两个孩子由她和老伴照顾。扫街所得的微薄收入,仅够她和老伴、孙子的简单开销。她告诉我,这条街的这一段是她和老伴的责任路段,老伴在路的那头。我问她多大年纪了,她轻声说道:“快七十了。不敢跟人家说这么大年纪,说了就不让干了。”我又问:“现在全天保洁累不累?”她说:“说不累谁信呢,不过比在山里种庄稼还是轻松些。村里没学校了,只好跟着孙子来城里。冬天树落叶多,管我们的人时不时就来检查。发现落叶多了就罚钱。干人家的活,挣人家的钱,苦点累点没啥,咱庄稼人不怕这点苦。”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但更多的是坦诚与接受。是啊,人总得顺应生活,不然又能怎样?!
老人说完,又挥动扫帚,“哗啦哗啦”地扫起来,她的动作不算利落,却透着一种沉稳与执着。她把腰弯得很低,以便瘦小的身躯能更好地驾驭那把过长的扫帚。她需付出更多努力,把身子压得更低,去贴近地面。她仔仔细细地将各处的落叶扫到一起,归成堆,一步一步,一下一下,神情专注且认真。我穿过街道,正巧碰到那位大爷。他个子挺高,有些驼背,却依然显得很壮实,一看就是出过力的人。我走上前去,问道:“老人家,这落叶扫起来挺麻烦的吧?”大爷直起身子,捶了捶腰,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说:“冬天嘛,这树叶落的就多,就得扫,不然这城市不就乱套了。再说,看着街面干净,心里也舒坦。”
大爷的话很朴实,却让我陷入沉思。这些扫落叶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城市的角落里默默耕耘,辛勤劳作。他们手中的扫帚,扫走的是落叶,更是城市的污垢与杂乱;留下的是整洁与清新。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豪迈激昂的宣言,但他们的坚守,如同这冬日里的暖阳,温暖并装点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里,他们见证了树叶从枝头飘落的瞬间,也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些落叶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他们是这座城市无怨无悔的守护者,是平凡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一群人。当我们在温暖的室内躲避严寒,对生活诸多抱怨时,他们却在寒风中与落叶相伴,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对生活的追求与担当。
退休后,我经营自己的公众号已有五个年头。回想过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春夏秋冬,其中的酸甜苦辣,与这些每日挥动扫帚的他们相比,自然各有不同的心绪。最近又为出版一套丛书劳心费神。困顿时不禁疑惑,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钱?如今这个时代,确实人人都在为赚钱而奔波忙碌,但也是文学最不值钱的时代。尤其像我们这些人想靠文学挣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耳边似又响起路遥的那句著名的愤骂。那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只剩下自己心中所谓的情怀了。这种执着的坚守,除了源于热爱和圆年轻时的一个梦,也就是那些虽不丰厚但有基本保障的退休金在支撑罢了。
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冬天的城市,面对纷飞的落叶,也许,在这些扫落叶人的眼中,每一片落叶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就如同他们自己的人生,虽平淡无奇,却也有着别样的精彩。他们看到树叶的飘零,心中或许也在感慨岁月的流逝,但他们手中的扫帚从未停止,一步又一步,奋力丈量着城市的大街小巷,脚下的每寸土地。那些扫帚留下的不太明显的痕迹,仿佛也是他们书写在大地上属于自己的文字和篇章。
进入春天,落叶将会逐渐减少,而这些扫落叶的人,又将投身于新的清洁工作。他们的身影,在季节的交替中,必定会成为这座城市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底,成为我们对这座城市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行走在这个漫长飘飞落叶的冬天街道上,我再次想象:假如上天能看见这些扫落叶人的辛苦,是否会让落叶少一些,或者干脆让树木不再落叶……然而,我知道这不过是幻想。生活从无捷径,唯有坚守与付出,才能让平凡的日子熠熠生辉。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人生就是路过。我们皆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或如落叶般飘零,或似扫叶般坚守。落叶以飘落展现生命的宁静与豁达,扫叶人用清扫书写生活的质朴与坚韧。在这一场落叶与扫叶人的冬日私语中,我仿佛听见了岁月的脚步声,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心怀热忱,不忧过往,不畏将来,于细微之处发现美好,于平凡之中探寻价值,让生命在时光的长河中闪耀光芒。
不由想起正在读的《郑板桥》。他一生贫困潦倒,苦闷彷徨,始终未能得志,但他却毕生“咬定青山不放松”,有“气”有“节”,那股不认命、不服输的劲头,令人感动。反观自身,遭遇些许琐事便烦闷,未免有些矫情。别人就是我们的镜子,从他人的真实经历中,往往能找到我们想找的答案。
在这个漫长飘飞落叶的街道上,我再次想象:假如上天能看见这些扫落叶人的辛苦,是否会让落叶少一些,或者干脆让树木不再落叶……然而,我知道这不过是幻想。生活从无捷径,唯有坚守与付出,才能让平凡的日子熠熠生辉。这些扫落叶的人,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诠释了平凡的伟大,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季节,无论何事,唯有冷暖自知,甘苦寸心,问心无愧,足矣。
2025年1月15日古虞听雨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