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徽商诗韵 | 企工委月课第24期“咏梅”
“咏梅”诗序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花卉,其品种约有三十多个,那不畏霜雪、凌寒怒放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顽强抗争、不向邪恶低头的象征。
古人爱梅、养梅、赠梅、咏梅,无不有着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不是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苏轼),“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高启),优美的诗句无不蕴含着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不为俗世俗利所动的高雅情操,最经典的诗句当数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独特的香、姿、韵被刻画得生动形象,“梅妻鹤子”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为文人雅士所称颂。
安徽也是梅花之乡,古今诗人植梅养梅爱梅咏梅,虽难以企及“梅妻鹤子”的高度,但也让诗人们如痴如醉,自得其乐。本期的咏梅诗词曲联共104首(副),皆为诗人们养梅赏梅的所见所思所感,情感真挚,佳句颇多,“轻绾冷香半缕,知何处、谁人横笛”(李青),“恰恰香凝万颗珠,一枝还倩美人扶”(张银辉),“冰心谁与共,唯有竹松知”(韩彩娥),“铁骨虬枝瘦若柴,总有从容貌”(李朝晖),“若问此花情几许,率先唤出踏青人”(邱立富),“诗家自古争相颂,谁惜凋零任剪裁”(许奎),“东风笑,捧落红轻吻,难了心缘”(熊源泉),“再到君家,空闲了旧苑笆,又见梅花,依然在老树杈”(李德新),等等佳句角度不同,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朱祥
本期月课共收录作者80位,收录作品104首(阕),本期作者:李青、李德新、黄贻裳、张银辉、李朝晖、朱曙光、韩彩娥、张信旨、赵元席、李温和、杨丽萍、张子耀、刘旭东、翟颖军、刘朝为、陈树森、李正、王兆顶、余军、丘朝坦、胡永成、李柏云、胡国俊、黄振、白良生、李敬同、李开英、陈玉岚、储余根、孟淑文、邱立富、姚大全、孟庆东、朱凤英、陆震日、王殿奎、叶显明、陈爱文、傅卫国、郭平、孙俊华、李素芹、孟祥成、宋洁、郭学生、谈继忠、檀世升、金京、刘文礼、林忠清、张启明、王德亁、李永红、赵颖、李晓云、陈高裕、高金娥、吴孝引、费章勇、郭立堂、巩思硕、许奎、甲辰、王居正、陈松海、孙骏涛、韩大昇、张松琦、季家琪、薄暮周、陶凤琴、王腾、丁厚忠、房永科、丁振华、熊源泉、杨金保、李文格、张瑞平、朱祥

1.李青
暗香·梅
雨疏风急,正黄昏料峭,怅然凭立。破萼虬枝,旖旎孤芳绝姿色。轻绾冷香半缕,知何处、谁人横笛?最难禁、似水情怀,且赋遣春笔。 默默,几番忆。奈物事已非,好梦难觅。夜阑冷寂,颦黛低鬟忍零泣。人去花纷却是,空负了、良辰瑶席。又不尽、吹落去,一江寒碧。
2.李德新
〔双调·新时令〕春梅情
想当年,也是春风到君家;思往事,何堪痴心对梅花。一目心仪,泠泠绽碧霞,万里情长,回回梦海涯。天舟归去遐,声声曲慢好清嘉。良宵妙月华,共谁缆玉槎。 再到君家,空闲了旧苑笆,又见梅花,依然在老树杈。
3.黄贻裳
咏梅
多少名人句,都曾把汝叹。
暗香焉可减,虬干未能残。
春至风犹疾,夜深花正寒。
轻轻来唤我,相伴倚栏杆。
浣溪沙·梅花
一剪寒梅绽上枝,幽香缕缕送新词,今宵月影映清池。 细数千年多彩笔,再看时代伟人诗,说来总是为她痴。
4.张银辉
梅
恰恰香凝万颗珠,一枝还倩美人扶。
盈盈最是手机外,醉了花间影与吾。
5.李朝晖
卜算子·咏梅
冰雪未曾惊,独自凌寒笑。铁骨虬枝瘦若柴,总有从容貌。 知我暗怀春,先送幽香到。开在何方都是诗,缘乃同襟抱。
6.朱曙光
咏梅
梅山应约及时新,占尽风情爱煞人。
一夜花开香雪海,独孤秀出醉江春。
天姿不负群芳粹,国色原因举世贫。
百丈冰崖何所惧,毅然二度远嚣尘。
捣练子·咏梅
疏影瘦,铁枝虬,点点相思缀玉钩。问腊江村谁不识,踏春胜过百花洲。
7.韩彩娥
咏梅
不畏严寒苦,幽香自可期。
芳魂凝玉骨,冷蕊绽清姿。
雪压窗前瘦,风摇月下怡。
冰心谁与共,唯有竹松知。
眼儿媚·春梅
春信传来雪融消,梅蕊绽枝梢。窗前瘦影,风中雅韵,傲立清宵。 幽香几缕盈双袖,不待百花娇。冰肌玉骨,高标习性,更比琼瑶。
8.张信旨
〔中吕·山坡羊〕梅
樱唇欢聚,桃腮争露,春风桥段宽银幕。簇珊瑚,串珍珠,烟花阵里施魔术,火焰山前飙扇舞。呼,星象府;呼,霞尉府。
9.赵元席
梅花
清瘦孤高亦可哀,年年默默报春来。
自知独秀遭天嫉,不敢从容仰面开。
10.李温和
梅韵
款款赴春约,期期脱墨妆。
胭脂深浅落,玉色纵横彰。
月动牵疏影,风摇遣暗香。
几多吟客醉,每每琢琳琅。
11.杨丽萍
绿萼梅
横枝绿萼秀春风,带雨飘香满槛中。
往昔花英皆似许,今时赏意不相同。
误入春中第一花
半老寒梅倚着墙,跟前未及就闻香。
疏花不解东风意,误作春中第一芳。
12.张子耀
春梅
傲骨凌霜松竹劲,春梅玉蕊灿殊姿。
花开万朵自无意,月照千枝若有思。
那院笑声弦管舞,谁人临笔锦笺迟。
依稀旧梦随风去,且入晴光展信眉。
月下笛·咏梅
雪舞文州,阜蒙河畔,瓦房西苑。红梅灿烂。鹊登枝上鸣啭。偕同凤侣胭脂赏,笑赞曰、林逋画卷。羽琼萦翠袖,梨花粉蝶,扑吻眉眼。 难绾。情丝短。梦倩影依稀,经年不见。蒹葭深浅。可怜湾浦寻遍。断肠不恨黄芦老,恨落絮、飘零久远。双桥外,雪依然,依旧梅花灼焕。
13.刘旭东
红梅
数蕾疏枝发,初凝一点红。
孤妍寒露后,瘦影素尘中。
艳冷呈霜骨,香清递雪丛。
亦知春意近,摇落醉东风。
14.翟颖军
梅
梅花雪里斗春妍,玉骨冰肌自可怜。
和靖孤山情有寄,放翁沈苑梦初圆。
子猷乘兴浮生醉,王粲登楼风雅传。
不与群芳争艳丽,独将清气赋诗篇。
梅
梅影横窗月半斜,清光入户梦无涯。
王维画里寻幽意,杜甫诗中赞玉葩。
和靖孤山一生爱,放翁沈苑众人夸。
何须桃李争春色,自抱冰心馥万家。
15.刘朝为
鹧鸪天·咏梅
雪落霜欺独自吟,疏姿瘦影韵千寻。琼英点点含幽梦,冷蕊盈盈抱素心。 情愫古,意真忱,凝香暗度逐浮沉。东君若解相思苦,许共花期一段愔!
注释:愔[yīn ],安静和悦的样子。
16.陈树森
咏梅
雪中松竹伴,结义菊兰依。
问世芳心吐,为春设锦帏。
17.李正
梅
春风二月拂梅红,点染千山画卷融。
玉骨寒香飘素韵,琼枝绽蕊傲苍穹。
18.王兆顶
忆梅
故宅有红梅,凌寒独自开。
玲珑含雅韵,妩媚鼓娇腮。
香染门前竹,花津月下台。
别离常惦念,靓影梦中来。
〔越调·天净沙〕梅韵
荒郊野岭琼花,欺霜傲雪奇葩,玉骨冰肌韵雅。罗浮无价,幽香绽放天涯。
19.余军
咏梅
寒梅傲绽映霜天,独放幽香醉梦边。
粉白参差浮月下,纵横灿烂绕窗前。
冰心玉骨迎风立,素蕊琼枝伴雪眠。
不与群芳争艳色,只留清气世间传。
20.邱朝坦
咏梅
哪家倩女立窗前?一树红梅雨后鲜。
借问花林谁作主,春风浩荡满山川。
21.胡永成
卜算子·咏梅
蓄锐斗寒冬,香蕾枝头俏。滴水成冰冷气吹,不惹群蜂闹。 花绽舞东风,昂首春来报。雪吻樱唇笑魇红,正是花之傲。
22.李伯云
联·咏梅
上联:林下美人,吐旭千枝,燃花璀璨,醉雪霙,扬冰魄,一树红云待放翁,魂绕罗浮梦
下联:山间冷蕊,裁霞万朵,喷火斑斓,吟诗韵,写墨痕,满园玉骨迎和靖,笔书庾岭香
23.胡国俊
春梅
三弄梅开竞艳香,春风醉染意疏狂。
清肌傲骨红衫舞,玉体英姿绿萼昂。
柳带朝烟花妩媚,风携暮霭貌端庄。
隆冬度尽迎飞燕,杏雨江南暖气洋。
春梅情
料峭春寒绿萼开,花姿三弄竞情来。
冰融岸暖幽香送,雪化河清玉影裁。
酥雨芽抽萌细柳,和风妆扮饰瑶台。
无形大象乾坤意,喜鹊登枝咏唱梅。
24.黄振
卜算子·咏梅
雪底暗香浮,月下梳枝冷。犹抱孤芳立小庭,不借东风影。 莫道岁时迟,自有春魂迸。留得清芬在世间,岂羡神都景。
25.白良生
咏梅
雪地凌寒独自开,迎春接岁九天来。
澄枝柔蕊冰肌挺,绿萼丹心玉骨抬。
傲立清姿儒秀隐,疏斜茕影暗香裁。
人生当学梅君志,逆境前行练干才。
26.李敬同
红梅
柳芽才吐杏初胎,一树梅花照水来。
唼喋鱼儿弄红影,偷看霜雀费疑猜。
传言嫁作林郎妇,料想多为旷世才。
或许二心同一梦,年年早发望春台。
黄梅
暗香缕缕动诗魂,野径寻芳见小村。
一树黄花仰天笑,半林霜雪锁空门。
27.李开英
咏梅
红梅点点吐芳华,万萼枝头灿绮霞。
锦绣山河添喜庆,迎春旖丽众人夸。
咏梅
红梅朵逸灿霞光,摇曳多姿绽瑞香。
寒冷虬枝娇俏放,参差玉蕊艳妍扬。
迎春喜庆开幽苑,破萼精神耀曲廊。
锦色侵城风雅抒,临溪剪彩谱诗彰。
28.陈玉岚
咏欧梅
钢筋铁骨矗山中,朵朵梅开漫岭红。
谁晓阳修心底事?欧翁风骨挺青松。
注:欧梅又称滁州琅琊山镇山之宝,千年古梅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于1045年亲手所栽。每年3月15前后开花。8米髙,四个主干,很有观赏和研究价值。醉翁之意在于山水之间和与民同乐也。
卜算子·咏梅
夜听凛冽风,晨看玉龙闹。天降严冬遍地霜,疏影仰头笑。 笑也不争先,只报春来到。待到蛇腾冰化时,齐赞梅花俏。
注:玉龙取自毛主席《念奴娇·昆仑》一词中: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29.储余根
咏梅
身微影瘦不趋炎,冷雪冰霜戴顶尖。
特倚寒门开俊俏,偏持傲骨守清廉。
春闺有分群芳妒,夏梦无缘紫燕占。
画里堪留君子意,竹箫三弄每谦谦。
30.孟淑文
咏红梅(中华新韵)
傲霜凌雪吐梅红,骨瘦铮铮迎朔风。
自爱洁身情意重,不攀富贵伴青松。
31.邱立富
咏梅
岁逢七九入时新,一树红梅万点春。
若问此花情几许,率先唤出踏青人。
32.姚大全
腊梅
凌寒傲雪霜,野僻独清香。
无意群芳妒,领春引盛妆。
红梅吟
雪映星丹悦眼新,绚明色泽熠清晨。
和风轻拂花争绽,喜雨柔滋蕊竞陈。
散溢芳香撩墨客,横斜疏影伴银轮。
河山如画斑斓景,片片红霞接孟春。
33.孟庆东
咏梅
乍暖还寒花未开,啾鸣檐雀觅香来。
东风拂面柔声问,墙角枝梅是我栽?
34.朱凤英
咏梅
家乡老院惹芳华,粉面娇羞灿若霞。
记得那年风雪夜,携君白首数梅花。
腊梅
群芳凋谢独争妍,占尽风情不惧寒。
记得飘飘飞雪日,银装素裹为哪般。
35.陆震日
咏梅
岭上梅花次第开,枝头抱日似童腮。
凌寒早发何如许,虎啸春潮几度催。
36.王殿奎
咏梅
本性耐霜冻,疏篱绽满枝。
甘为松竹友,耻比李桃姿。
傲骨谁孤咏,冰心我自知。
清香每怡客,珍重雪纷时。
37.叶显明
咏门前红梅
朔风冻雨啸花枝,铁骨凌霜独自知。
玉蕊冰肌凝冷露,琼英素靥映寒池。
暗香缕缕传幽意,疏影横横入画诗。
不与百花争艳色,孤芳坚守待春时 。
清平乐·咏梅
寒天凝雾,玉骨依如故。瘦影冰肌披霜露,独绽荒园深处。 无意争妒春光,只将清气深藏。待到雪融风暖,悄然隐退芬芳。
38.陈爱文
欧梅情吟
疏影横斜绽玉容,清姿淡雅映双瞳。
满身傲骨寄云客,一片冰心承醉翁。
众俗安知巢父意,百花谁解古梅衷。
凭阑怅望烟霞晚,断续情思断续风。
一丛花·欧梅情吟
广寒仙子降山坪。香漫醉翁亭。霜欺雨虐枝犹劲,酿泉畔,姿艳花荣。冰心脱俗,铮铮铁骨,其魄子孙承。 沧桑千载矗西城。老干似龙形。巨冠掩去琅琊月,忘归处,暮鼓声声。野芳流韵,烟霞如梦,长系古梅情。
39.傅卫国
梅园
花雨无边满目春,九天仙子下凡尘。
芳心片片留人醉,庾岭幽香梦到今。
40.郭平
咏梅
春风拂过绽梅鲜,红蕊盈枝映碧涟。
喜雀欢啼佳讯到,琼苞巧笑瑞光悬。
闲行信步寻芳迹,静倚凝眸赏玉娟。
曲径通幽香韵绕,冰魂几缕意情牵。
41.孙俊华
植物园咏梅
傲寒春至曙晖悠,独步庐园意未休。
霜蕊屠苏逢爽气,露芽梅蕚倚清流。
风梳树影添新色,日照冰花解旧愁。
欲折一枝情不尽,诗心已醉墨毫酬。
42.李素芹
新春再探腊梅
莺啼燕语新,紫陌雨纷纷。
腊蕊飘飘落,香魂沾袖裙。
赏梅
疏影横斜摇倩姿,暗香浮动逸情驰。
倚栏更待黄昏后,对月相思谁晓知。
43.孟祥成
〔中吕·醉高歌带喜春来〕咏欧梅
苍松荡漾层涛,黄柳轻摇弄潮。醉翁亭上春情闹,欣赏欧梅甚好。〔过〕虬枝盘绕仙姿俏,疏影横斜神态娇,暗香浮动郁芬飘。春色撩,毫不逊风骚。
西江月·咏欧梅
千百年来花放,万千卷里歌讴。世间好句一株收,老干虬枝斯守。 古树凌霜冷艳,新花沐雨温柔,每逢二月最风流,游客不期邂逅。
44.宋洁
咏梅
野圃香疏晓色微,含苞蕴秀待芳期。
冰魂岂肯争春早,独候东君第一枝。
45.郭学生
咏梅
园幽觅趣浥轻尘,意寄一枝独唤春。
步苑心舒寻小雅,凭栏情畅赋清纯。
才欣碧榭风中韵,又醉兰溪雨后新。
静待渠淙徊曲岸,花妍蝶舞乐游人。
46.谈继忠
喝火令·咏梅
树下余残雪,庭前已淡香。也曾冬夜寂无方。寒蕊倚风摇月,孤影晃南墙。 几束醒来早,迟枝欲放忙。恐撩骚客费评章。总是情深,总是意疏狂。总是探春心切,一展尽芬芳。
47.檀世升
卜算子·咏梅
一树大红梅,野外凌寒放。为报春来抢首功,从不知谦让。 最喜路人来,留影多花样。惜别匆匆梦也甜,香透心窝上!
48.金京
春梅
独坐楼台赏月华,邻墙突现一枝花。
香腮偎雪红妆裹,已觉春风入我家。
49.刘文礼
腊梅报春
腊梅岁末报春来,凛冽寒风独自开。
满树金花香四溢,阳光底下笑堆腮。
50.林忠清
岭上梅花吟
岭上梅开点点红,香飘万里醉东风。
人间季节春来到,含笑深藏碧草中。
51.张启明
咏梅
乡野老梅树,怡然绽丽芳。
虬姿疏影展,蜜腺郁香扬。
灿灿胜桃杏,铮铮傲雪霜。
不经寒彻骨,焉得此辉煌。
52.王德乾
咏梅
顶风抗雪力千钧, 傲立严冬弃俗尘。
冰骨芳心留正气, 铁躯香蕊见精神。
战寒方得铮铮骨, 斗雪才成净净身。
待到冰融春到日, 浓妆艳抹报黎民 。
53.李永红
颐和园赏梅
御苑春梅非俗葩,含苞怒放比奢华。
乐农轩里飘香雪,谐趣园中散绮霞。
绿萼清幽君子态,朱砂高雅贵妃珈。
旧时可赏唯王室,今纳平民千万家。
赏绿萼梅
梅中谁可比君强,翠靥冰肌溢冷香。
好趁花开多近瞩,免生憾绪断柔肠。
54.赵颖
咏梅
乍寒瑟瑟冷风侵,梅蕊凌霜独自吟。
俊骨素肌呈雅韵,琼枝艳朵吐芳心。
轻飘秀色千林醉,暗度幽香万壑歆。
不惧残冰花绽放,孤高傲世报春音。
蝶恋花·春梅
春至小城梅绽早。艳若云霞,映日枝头俏。粉瓣轻舒香袅袅。琼姿绰约风前笑。 雪化冰消寒意少。独倚朱栏,醉赏花开妙。嫩蕊初萌情未了。芳心暗许东君到。
55.李晓云
梅
本非春夏客,艳在冷寒时。
霜降才生蕾,雪飞犹抱枝。
开花桃李色,弄影鹤鸾姿。
难怪林夫子,终生为尔痴。
56.陈高裕
立春黄山梅林赏梅
远望梅林轻脂胭,近看千树系铃鞭。
虽迎料峭寒风劲,枝头昂首唤春天。
咏梅
粒粒寒苞小似珠,芳颜尽放亦区区。
论娇均在花千下,众赏皆因独一孤。
57.高金娥
梅雪情
思雪绵绵无有期,腊梅傲立绽寒枝。
冷风潇落花轻雨,化作春泥还等伊。
58.吴孝引
早春孤梅
春近原来不是春,路边梅树影嶙峋。
可怜谁念梅寒寂,道是春花景更新。
59.费章勇
咏梅
雪里几疑春色至,琼枝劲舞着红妆。
鲜荣独映西窗白,孤艳犹藏世俗香。
苍老茎垂溪谷里,黄枯魂落沃泥旁。
多姿婀娜尘尤物,引蝶无须伸过墙。
60.郭立堂
卜算子·咏梅
一夜朔风吹,霜复何堪厚。惟有冬梅傲骨奇,曼妙英姿扭。 嗟羡铸高标,来把风流秀。待到春花唤醒时,你却孤身走。
行香子·咏腊梅
夜起萧凉,晨散幽香。尘缘难休守篱旁。意偏招引,情自行藏。赏春梅红,萼梅绿,腊梅黄。 怡心玉苑,惊魂寒宇,洁高犹可抗严霜。心旌摇曳,思绪方张。羡风情柔,豪情傲,挚情狂。
61.巩思硕
临江仙·咏梅
骚客亲梅千古事,暗香介甫知名。元章清气世间呈。凌寒兼傲雪,素艳透红英。 向野老枝开丽景,深冬迸出春声。心甘孤寂世无争。冰魂耽映月,瘦影许垂屏。
62.许奎
观梅偶感
腊后寒英次第开,尽经霜雪锻奇才。
诗家自古争相颂,谁惜凋零任剪裁。
63.甲辰
周末过武定门城墙遗址见腊梅独放
莫怪寻春未待邀,青标休说附庸潮。
寒添冷影红妆悴,艳减嫣香紫绮娇。
客妒九容嫌月旦,伊猜三弄羡文箫。
罗浮梦断依稀见,疑是烟姿守寂寥。
64.王居正
国香·梅
馥溢盈窗。眷清风柔恋,满苑祥光。轻飘缕丝仙韵,偶荡亭廊。赋颂诗歌梦幻,赞华章、醉谜何伤。翩翩旋飞舞,袅袅娉婷,姿魅琼妆。 彤红霞潤染,灿黄金色艳,银闪严霜。交辉波映,沃野川岳峰旁。一览无遗神往,意遐思、三界流香。冰天冻地雪,傲骨威凌,任尔疯狂。
65.陈松海
腊梅
岁杪频频送暗香,冰融雪尽接春光。
用心最是枝头叶,落地由来不听霜。
66.孙骏涛
梅绽合肥
梅香袅袅绕琼搂,烂漫庐城韵致悠。
墨客凝情濡画意,娇童逸趣漾诗喉。
千秋劲节传佳活,万载冰姿耀古丘。
底事催教百花绽,报春魂梦驻心头。
67.韩大昇
梅弄影·咏雪梅
小园疏影,雪霁清新景。无惧凌寒压顶。傲骨冰心,玉怀君子性。 暗香时顷,只把春姑领。喝令群芳都醒。万卉争妍,丛中她守静。
68.张松琦
春雪赏梅图
正月园林无李白,南枝树杪有梅红。
一天春雪萧萧下,披氅冰魂入画中。
半枝梅
——大年初五丰山大杨村酒后与老妻探丰山杜(半枝梅)
星移斗转寒英发,为谒师雄相约来。
岁岁报春花半树,无人解析为谁开。
注:杜默,字师雄,和县丰山杜人(进士)北宋三豪之一,欧阳修、石延年和杜默(歌豪)。这三位文学家在北宋时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而闻名,被称为“三豪”。
69.季家琪
卜算子·访梅
疏影曼轩窗,依旧花枝俏。倚望东风舞向君,邀我缘幽道。 飞鹤唳长林,云落携春报。细雨丝弦慢煮茶,和靖拈须笑。
70.薄慕周
题梅
张臂迎春兴味长,披风赏雪斗寒凉。
铮铮傲骨情难尽,嫩嫩香腮意未央。
弄影荒坡亲劲草,置身峻岭近清霜。
红黄绿紫飘香日,笑卧花丛醉夕阳。
71.陶凤琴
鹧鸪天·赞蜡梅
曲径通幽探异姿,悠然傲立吐芳菲。霜欺雪虐浑无惧,雨霁烟开笑沐晖。 尘未染,骨难摧。凌寒独守盼春归。他时烂漫千花盛,一片香痕化作泥。
72.王腾
野梅
孤芳寒夜绽,野径数枝妍。
风过疑飘雪,香来似有仙。
73.丁厚忠
寒梅
冰雪纷飞显傲枝,梅花绽放笑冬时。
幽香一缕随风舞,独立霜天赋雅诗。
赞梅
冷风瑟瑟弄琼枝,梅影横斜韵自奇。
玉骨冰肌尘不染,清香暗送报春知。
74.房永科
咏梅
一剪寒梅带雪香,琼花抖落秀红妆。
韵飞庾岭莺声老,影渡桃溪柳色黄。
玉苑招蜂春尚早,蓬莱鼓浪梦还长。
天缘许我卿前站,月满孤山诗满筐。
75.丁振华
咏梅
雪盖寒英严气终,冰姿傲骨惯凌空。
凋枝树老疏沦落,零杪花羞暗恋中。
一笑倾城骚客醉,万珠解语曲词融。
谁知往世经风雨,惹得春君斗女红。
76.熊源泉
沁园春·咏梅
我住河沿,君寓墙边,度日无言。叹冰心铁骨,磨难几世;雅客骚人,咏赞千年。欲颂清标,毫端词乏,雨打窗墙两不眠。报春愿,在胸头痛处,梦里熬煎。 风寒地冻空前,见数点丹花绽雪天。纵香含傲气,焉能脱俗;枝横傲骨,岂得超然。嫩蕾霜欺,玉身鹊踏,唯有癡邻道可怜。东风笑,捧落红轻吻,难了心缘。
77.杨金保
梅花赞
飞雁百花春意浓,家室围炉乐融融。
暗香浮沉何处是,残花凋谢傲梅红。
78.李文格
〔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 梅雪迎春
撒天空落地银晶。覆山林吐蕊琼英。抚冰肌暗香正盛。梳云鬓冷容恬静。(过)瘦影横斜束束倾,朵朵精灵。凌风傲骨世人惊。纵千丈,独放把春迎。(幺)邻家有女花车聘,望萧郎满目含情。饭酒端,烟糖敬。新年伊始,缔结一生盟。
79.张瑞平
咏梅
玉妃轻舞下瑶台,久恋人间伴梦栽。
浥露疏枝红萼绽,凌风冷蕊暗香来。
虽云傲骨同青竹,亦可幽姿隐翠苔。
待到春归群卉俏,何怜君子雪中开。
80.朱祥
金陵早梅
毕竟金陵一气尊,梅花绽放不须春。
游人兴尽归来早,拍落含香雪一身。
白梅
玉蝶初开最可怜,半如处子半如仙。
身孤不与蜂生隙,影淡唯将月结缘。
但任雪残香自杳,何愁客冷恨无眠。
古来真赏须求素,一点冰心一点禅。

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李 青
副主任:李德新 许明球 张银辉
秘书长:李朝晖
副秘书长:刘 伟
《徽商诗韵》企工委编辑部
主 编:张银辉
副主编:孟国田
编 委: 朱 祥 宋 伟 唐 涛
赵元席 陈新潮 尚明远
刘 伟 韩彩娥 周占华
李军君 王 闰
本期主持:朱 祥
本期收稿:韩彩娥
本期制作:王 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