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伊丽莎白·恩斯
朗诵 李梅
女、二战期间,有个叫马丁·沃尔的男人,被关进了在西伯利亚的一座战俘营里,从此离开了他的家乡乌克兰,离开了他的妻子安娜·沃尔和儿子雅各布·沃尔。
男、几年之后,马丁被释放了,他全身留下了很多伤痕,而最让他伤心的是,他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了。离开战俘营后,马丁·沃尔在红十字会打听到妻子和儿子几年前就死在了前往西伯利亚的途中,马丁·沃尔悲痛欲绝。
女、其实呢,在马丁被带走后不久,安娜就带着儿子雅各布很幸运地逃到了德国。在那里,她遇到了一对好心的农民夫妇,于是,安娜就在这里安顿下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安娜生下了她和马丁·沃尔的女儿索妮娅。
男、残酷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是,苏联军队把他们赶到了拥挤不堪的运送牲口的火车上,要把他们送往西伯利亚那个充满恐怖的死亡集中营去。安娜的希望破灭了,她绝望了,病倒了。一天,安娜把雅各布叫到身边说,
女、“我的孩子,妈妈病得很厉害,可能就要死了。雅各布,你要答应妈妈,千万不要离开你的小妹妹索尼娅。”第二天一大早,安娜就死了。人们把她的尸体装在货车上拉走了,而两个孩子则被送进了附近的孤儿院。
男、万念俱灰的马丁·沃尔,这时候正在农庄里像个机器人似的工作着。在这里他遇见了早年的同学,现在同在农庄工作的格芮塔。
女、没过多久,他们结婚了。马丁·沃尔觉得生活又有了阳光,生命又有了意义。格芮塔也觉得很幸福。但是,她总想有个孩子可以让她去疼,让她去爱。
男、终于有一天,格芮塔祈求马丁·沃尔:
女、“马丁,孤儿院里有许多孩子, 我们去领养一个好吗?”
男、“格芮塔,你怎么会有这个念头?我再也承受不了任何打击了,你是知道的。”
女、格芮塔很难过。但是对孩子强烈的爱,终于使她说服了马丁。
男、一天早晨,马丁·沃尔对格芮塔说:“去吧,去领养一个孩子吧。”格芮塔喜出望外,马上搭乘火车,赶往孤儿院。
女、格芮塔看着那些站成一排的孩子们,望着孩子们一张张沉默的脸,一双双乞求的目光,格芮塔真想张开双臂把他们全都抱在怀里,全都带走。
男、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微笑着向她走来。格芮塔蹲了下来,抚摸着她的头说:
女、“孩子,你愿意跟我走吗?到一个有爸爸,有妈妈的家里去。”
“当然,我愿意,可您得等我一会儿,我去叫上我哥哥。我们要一块儿走才行,我不能离开我的哥哥。”
“可是孩子,我只能带你一个人走啊。”
“不,我就是要和我哥哥在一起。以前,我们也有妈妈的,妈妈死的时候嘱咐哥哥不要离开我。”
男、这个小女孩儿太可爱了,她已经把格芮塔深深吸引了。回到家,格芮塔再一次恳求马丁·沃尔,祈求到:
女、“噢,马丁,有件事我还得和你商量商量。我必须领两个孩子一起回来,因为我选择的小女孩有一个哥哥,她不能离开他的哥哥。求求你,答应我领养两个孩子好吗?”
男、“格芮塔,那你为什么不选择领养别的孩子,偏偏选择这个小女孩呢?我看,干脆一个也不要领养了。”
女、马丁·沃尔这么一说,格芮塔难过极了。
男、看着格芮塔伤心的样子,马丁·沃尔的内心不禁涌起了一股爱怜。爱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女、马丁·沃尔和格芮塔一起来到了孤儿院,这一次,小女孩的手紧紧地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
“您是来接我们的吗?”
男、还没等格芮塔回答,那个小男孩就开口了:
“我答应过妈妈永远不离开妹妹的。妈妈临终的时候,我向妈妈作过保证。所以,很抱歉,妹妹不能跟你们走。”
马丁·沃尔默默地注视着这两个既可怜又可爱的孩子。片刻之后,他果断地宣布:"这两个孩子我们都要了。"于是,格芮塔就领着兄妹俩去收拾他们的衣服,马丁则到办公室去办理领养手续。当格芮塔收拾完东西,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却发现马丁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脸色苍白,双手剧烈地颤抖着,根本无法签署领养文件。格芮塔吓坏了。
女、“马丁!你怎么啦?马丁·沃尔”。
男、“格芮塔,你看看这些名字!”格芮塔接过了写有两个孩子名字的文件读了起来:
女、“雅各布·沃尔,索尼娅·沃尔;母亲:安娜·沃尔;父亲:马丁·沃尔。”
男、“知道吗?格芮塔,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的亲骨肉哇!一个是我以为早已经死了的儿子,一个是我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女儿啊!”
女、马丁·沃尔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一面说着,一面蹲下身来,把两个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马丁感叹到:
男、“哦,感谢上苍,保佑着我们,格芮塔。”
女、“马丁”
男、“奇迹”
女、“奇迹”
合、“这真是奇迹呀!”
朗诵者李梅,六零后,热爱学习,热爱朗诵,用声音传递文章书籍的“诗性美“。 现师从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语言艺术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王建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