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呛”小拾零》
文/山里布衣
小时候,常听有人说:喝水要“咕咚咕咚”狂饮,吃饭要风卷残云带声。尤其是男性,吃饭更要大嚼大吞,以彰显男子汉的“粗犷豪气”。
一直以来,这个传导不知耽误了多少人。特别是老年人,大吃大喝“一气呵成”,导致呛入气管,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不仅痛苦万分,而且有的还搭上性命,造成悲剧令人痛心。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仅笔者认识的十多个家庭,就有两个家庭发生过这样的悲剧。都是在饥渴难耐,吃喝过快的情况下导致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意想不到的凶险呢?原因有多种,臂如身体患有某种疾病,脾气暴躁性情偏激,进食、水过快、过猛等。
其次,方法错误也不可小觑。如喝水、进食直接用嘴猛吸,使水和食物“长驱直入”,气管“闭环”在吸气时是张开的,由于水、食在此条件下入口,“闭环”来不及关闭,就会发生微(少)量水、食呛入气管;
第三,是不良生活习惯,如说笑、看电视(Ip)、精力不集中等。
怎么样防止呢?方法很多,本文提纲挈领说几个要点:
其一,倡“慢、缓、坦”,忌“快、抢、急”。
其二,水、饭送入口中,请勿吮吸;
其三,水、粥、汤进口后停一停再下咽。“咕”就是停一下,“咚”就是吞咽。食进口细嚼慢咽(最好每口咀嚼28次以上)之后再下吞;
其四,不可吃一大口分几小口下咽;
其五,集中精力,专心致至,不要分心走神;
其六,有异物感时,立即将食物吐出;
其七,吞咽时勿要呼吸(客观上吞咽瞬间是不能自然呼吸的,您可体验一下这个感觉。直接将水、食吸入口腔除外)。
做到这些,就基本可以有效防止食、水呛到气管,发生“呛咳”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恶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