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悟
记者诗人何碧秀的《人在旅途》是一首饱含人生感悟与情感力量的诗歌,以质朴且真挚的语言,描绘出人生旅程中的追寻、迷茫与成长。
从主题上看,诗歌围绕“人在旅途”展开,多维度地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体验。“一次次告别故乡,寻找诗和远方”,开篇便直击人们内心对理想和未知的渴望,“诗和远方”象征着精神追求与自我实现 。然而追寻之路并非坦途,“摸爬滚打遍体鳞伤”是现实挫折的写照,此时母亲“要学会坚强”的叮嘱,成为支撑前行的力量,体现亲情在人生困境中的慰藉。
在游历山河的过程中,诗人领略“迪拜的金碧辉煌”“大连带海水味的红叶”“居延海的日出”,这些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自然与异域的美好,更暗示人生体验的多元。诗人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赏景,而是深入思考“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故乡被视为“根”,是心灵的归宿,“路在白云之上”寓意着人生道路高远且充满未知,“归去来”才能成长,强调了在漂泊与回归中实现精神的升华。
诗歌在意象运用上十分精妙。“穿越长长的隧道”,隧道象征人生的迷茫阶段,如同“脱离母体的婴儿茫然不知所措”,将抽象的迷茫具象化,生动传达出面对未知的不安。“羌州土茅台”是故乡的独特意象,一碗酒里承载着故乡的味道和母亲的爱,喝上它,便能获得力量,消解旅途疲惫与心灵困惑。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起伏明显,从离乡的壮志到受挫的痛苦,从旅途中的新奇与思考到归乡的温暖与力量,层次丰富。这种情感的变化,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一同经历人生的风雨与阳光,深刻体会到人生虽坎坷,但只要心怀希望与亲情,便能一路高歌,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行、成长。(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