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留不下飞翔的痕迹
文/任泳儒(新疆哈密)
太阳从不怀疑花朵的心事,因花朵知道只有自已盛开了嫣然一笑,蝶蜂会闻香不请翩跹自来。
小鸟知道自已的翅膀没有雄鹰的強键,所以飞不高飞不远,但也会扇动羽翼努力飞翔,它虽小却自强不息。
雄鹰站在高山之巅处,静寂重生的磨难,而小鸟只习惯了树枝蔓上栖息它的身影,鹰和小鸟,各有各的活法,它们从不并肩同行,独立特行,争风吃醋。
蝶蜂破茧化蝶,蜜蜂成蛹化蜂,蝶恋花,蜂采蜜,忙忙碌碌在花丛里花枝招展的艳影芳心中,沉迷在花海里轻盈爱的柔情,酝酿甜蜜游梦,沐浴阳光的灿烂。
万生万物息息不灭,志在千里,谁主了天堂,谁沉浮在地狱,凤凰涅槃欲火焚身重生,努力的活着,无管风和雨的事。
无论那旷野寂寥的小鸟,还是长空的雄鹰,那花丛中一点的蝶与蜂,找到各自安好的一隅空间,修行者无疆自悟,找到自已躬身自行的空间。蜻蜓点水的存在,伟大与渺小的存在,不卑不亢的活着,活着就好,大道本身至简。
就若池塘里荷叶上的青蛙一样出水芙蓉的天地,鸣放它的存在,飞翔只在它的眼睛里读懂自已永远没有翅膀,却也快乐自已的慈悲一样,鸣叫梵音歌唱夜的幽寂。
人的向往托起明月天涯,高远了希翼了天使的翅膀,终究还是一种认知的超然物外。
那些歧途蜿蜒曲折,磋磨多少坎坷,不问天不问地亦不问佛,任风雨飘摇铸造磨砺以须的毅志。
遇见了任何无常,走近了,走过了,越来越跋涉千里途径,无论枯萎和茂盛,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扬帆远航远方的追觅。
不屈不挠,不凋不败,妖冶如火燎原,承受大山稳重肃穆嶙峋的脊梁,勇往直前担当超越的负荷,呼吸生命不息的乐此不疲的向阳而生。
只要展开飞翔的翅膀,那怕长空留不下飞翔的痕迹…
二0二五年三月十二日於哈密
点评词
于生命万象中探寻本真与力量——评任泳儒《长空留不下飞翔的痕迹》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任泳儒的《长空留不下飞翔的痕迹》宛如一首生命的赞歌,以细腻且磅礴的笔触,将自然万物的生存姿态与人类的精神追求交织相融,展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索与不懈探寻。这首诗突破了文字的局限,构建起一个充满哲思与力量的世界,引领读者在万物生灵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找寻内心的安宁与奋进的勇气。
一、自然意象构建生命群像
诗歌开篇,以“太阳从不怀疑花朵的心事”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信任的氛围。花朵作为一个核心意象,被赋予了自主绽放的力量与自信。“只有自已盛开了嫣然一笑,蝶蜂会闻香不请翩跹自来” ,这里展现出花朵为自身而绽放的纯粹,不依赖外界认可,却凭借自身魅力吸引蝶蜂,象征着生命以自身价值赢得关注与欣赏。
小鸟与雄鹰的对比贯穿全诗。“小鸟知道自已的翅膀没有雄鹰的強键,所以飞不高飞不远,但也会扇动羽翼努力飞翔,它虽小却自强不息”,小鸟虽弱小,却不放弃飞翔的梦想,以弱小之躯展现坚韧的生命力。而雄鹰 “站在高山之巅处,静寂重生的磨难”,其高高在上,经历着更为艰难的成长与磨砺,体现出强者的孤独与对卓越的执着追求。它们虽能力不同、生存方式各异,但都在自己的轨迹上坚定前行,诠释着生命的多元与平等。
蝶蜂的意象则充满了生机与浪漫。“蝶蜂破茧化蝶,蜜蜂成蛹化蜂,蝶恋花,蜂采蜜,忙忙碌碌在花丛里花枝招展的艳影芳心中,沉迷在花海里轻盈爱的柔情,酝酿甜蜜游梦” ,蝶蜂在花丛中的忙碌与沉醉,不仅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自然画面,更象征着生命在热爱与付出中找到价值,享受过程并创造甜蜜的成果。
青蛙 “出水芙蓉的天地,鸣放它的存在,飞翔只在它的眼睛里读懂自已永远没有翅膀,却也快乐自已的慈悲一样,鸣叫梵音歌唱夜的幽寂” ,青蛙虽无飞翔的能力,却以独特的鸣叫展现自身的存在,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得其乐,体现出生命对自身局限的接纳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丰富的自然意象,共同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各具特色的生命群像,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与顽强。
二、生命哲思贯穿诗行脉络
诗中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思考。首先是对生命平等与独特价值的肯定。无论是渺小的小鸟、辛勤的蝶蜂,还是强大的雄鹰,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展现生命的光彩,没有谁比谁更优越,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平等观打破了世俗对强弱、大小的偏见,倡导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
其次是对生命坚韧与自强精神的颂扬。小鸟明知自身局限却依然努力飞翔,凤凰 “涅槃欲火焚身重生,努力的活着” ,以及 “无论枯萎和茂盛,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等诗句,都体现出生命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帆风顺,而在于在困境中不断挣扎、不断前行,以顽强的毅力追求生存与发展。
再者,诗中强调了生命的自主与自悟。“修行者无疆自悟,找到自已躬身自行的空间”,生命需要在自我探索与感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不依赖外界的指引,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灵还是人类,都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修行,领悟生命的真谛。
最后,诗歌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命态度。“活着就好,大道本身至简”,面对生命中的无常与风雨,不抱怨、不畏惧,以简单而纯粹的心态接纳生命的一切,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渺小中彰显力量。
三、语言艺术展现诗意魅力
从语言风格上看,这首诗兼具清新自然与雄浑大气。描绘自然万物时,语言清新灵动,如 “蝶恋花,蜂采蜜,忙忙碌碌在花丛里花枝招展的艳影芳心中,沉迷在花海里轻盈爱的柔情,酝酿甜蜜游梦” ,运用丰富的动词和形象的形容词,将蝶蜂在花丛中的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浪漫色彩,使读者仿佛能嗅到花香,看到蝶蜂的飞舞。
而在表达生命的坚韧与宏大主题时,语言则变得雄浑有力。“承受大山稳重肃穆嶙峋的脊梁,勇往直前担当超越的负荷,呼吸生命不息的乐此不疲的向阳而生” ,“大山稳重肃穆嶙峋的脊梁” 这一意象的运用,赋予生命以大山般的坚毅与厚重,“勇往直前”“担当超越”“乐此不疲” 等词汇的连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展现出生命的磅礴力量与坚定信念。
诗歌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自然万物都具有了人的情感与意识,花朵有心事、小鸟知道自身局限、太阳不怀疑花朵等,让读者更容易与这些意象产生共鸣,感受到生命的温度。比喻手法也十分精妙,如将凤凰重生比作 “涅槃欲火焚身” ,生动地展现出其重生的艰难与壮烈;“妖冶如火燎原” 则将生命的热烈与蓬勃发展比作燎原之火,形象而富有感染力。此外,排比句的运用,如 “无论那旷野寂寥的小鸟,还是长空的雄鹰,那花丛中一点的蝶与蜂”“不问天不问地亦不问佛” 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
四、情感表达引发心灵共鸣
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真挚,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心灵共鸣。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贯穿始终,诗人通过对自然万物生命状态的细致描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神圣,从而唤起内心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之情,激发着读者内心的力量。在生活中,人们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当读到小鸟努力飞翔、凤凰涅槃重生等诗句时,不禁会被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所鼓舞,从而坚定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诗中流露出的对生命平等和多元的包容之情,也让读者反思自己对不同生命形态的态度。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会以某种标准去评判他人或事物的价值,而这首诗提醒我们要摒弃偏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世界的多样性。
此外,诗歌中传达的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能让读者在面对生活的压力与烦恼时,学会放下包袱,以简单、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珍惜当下,享受生命的美好。
任泳儒的《长空留不下飞翔的痕迹》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深邃的生命哲思、精湛的语言艺术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构建起一个充满智慧与力量的诗歌世界。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要保持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像自然界的生灵一样,在自己的天空中努力飞翔,即便长空留不下飞翔的痕迹,也要让生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