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花间
——岁月里的诗意与哲思
●游雪莲(四川)
在岁月的长河中,花的绽放总能触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无论是玉兰的高洁、君子兰的坚韧,还是樱花的温柔,它们都在无声中诉说着生命的诗意与哲思。漫步花间,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感慨的世界。

忘不了那条熟悉的小路,年年玉兰花放。花开之时,虽是桃李不言,却早已下自成蹊。上下班路过,那股幽香沁人心脾,实在令人沉醉。我每次都要在那里停歇片刻,深深地吮吸一阵,把杂乱的心轻轻安放在暗香里,享受灵魂出窍的短暂时光。
一朵朵洁白硕大的玉兰花与古色古香的红墙黄瓦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韵味十足的诗意美景图。花开时节,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和拍照。每一朵绽放的玉兰花,都不辜负爱花惜花人的辛勤呵护,终于开成了我期待的样子。
今年的花期比往年来得晚一些。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无论你姓辛夷、望春,还是木兰、玉兰,名里都有花;早开或迟开,终将会绽放。如果真不开,说不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忙不同。
春天,是一座城市最好看的模样,因此人们喜欢外出踏青。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整个花海,天淡蓝,有一种风清云淡的感觉。绿道两旁新绿绽放、红樱吐蕊,满目皆是美景。田野里、小径两边开满了粉红的樱花。一树树的妩媚,温柔了这钢筋水泥的城市。
昨夜的雨,让一树树的花全开了。粉白粉红的樱花……在忙碌而无趣的工作日常里,带来美的感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驻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收获这种美的感动。这种平凡日子无处不在的诗意,也许正是文字修行者的特有功能。文字的魅力,不仅是表达,更是感受。
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总有停下的片刻。而这片刻,用来看看这座城市好看的样子,已经足够。偶遇,往往胜过刻意的奔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意,始终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阳台上的君子兰养了整整十三年,仍然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对它本已失去希望和耐心。
想起十三年前的春天在菜市场买回家时的欣喜。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叶片一日日绿油油的,却始终连一丝开花的意思都没有。
白天我把它放在客厅,晚上移到阳台上沾露气,时时关注它的生长情况。后来,塑料花盆的边缘碎裂了,搬进搬出不方便。怜它好歹是一个生命,又不忍心丢弃,只好请到那间空着的卧室窗台,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
十三年后的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晌午时分,忽然有两支绿色的花苞从君子兰的叶片中央拱出来映入我的眼帘。我愣愣地望着这两位不速之客,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什么好……
正如歌词所唱:“若有心栽花,花终会开。只需修炼真心,静静等待……”

漫步釜溪复合绿道,阳光慵懒地洒在我的身上。站在彩虹桥上极目远眺,釜溪弯弯,明珠闪闪。蓝天映着水的清澈,水底的世界在粼粼波光中如梦如幻。心沐其中,也渐渐澄清透明。
一只陌生的小鹿犬就像一个跟屁虫,在我身后时不时蹭我一下。依然挺拔的古树名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安静的农家小院墙内开花墙外香。我抬头望天,鸟儿飞过,繁花开满枝头。藏在盐都大街小巷的春,各色美景烟火温暖人心。
找一块安静的草地,让心灵晒一晒太阳,看水的欢腾,听花开的声音。色彩斑斓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让温暖的阳光永驻心田。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白天忙碌,常有一种生之乏趣的幻灭感。晚上在唐诗宋词中,幻灭感一点点转换为生之乐趣。
当读到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里立刻闪现出中国·玫瑰花海旅游景区微雨过后、湿红满地的场景,想起那时观景时说不清的惆怅、道不明的忧伤。然而,读到晏几道“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豁然开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那年初见的画面,不可言说。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要掉落是你无法挽回的,是生命里哀愁和感伤的基础,又好像给自己找回生命的希望,是一种生命的循环。
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是会凋零的,春天是会过去的。在了解事物的本真后,生命仍执着,以泪眼问花,它会变成一种深情。
欧阳修“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你可以和不同的人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无需执着于原来的经验。人生的豁达、从容,大概都来自于不必非去坚持非此即彼。
这三段花语可媲美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第一重,感生命无可奈何之顺应、惆怅,谓面对;第二重,对生命仍饱含深情、执着,谓接受;第三重,无常从容待之,明年花更好,谓放下。
在岁月的流转中,花的绽放与凋零,如同生命的起落。它们教会我们顺应、接受与放下,让我们在诗意的花间漫步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作者简介:

游雪莲,四川自贡人,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荣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四川农村日报》《自贡日报》《四川关爱明天》《分忧》《蜀南文学》《盐都艺术》《自贡作家》《自贡三农》《自贡社会扶贫》等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