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广东省第十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本期《华夏》独家推出“南粤侨馨——广东省侨联五年工作回眸”专刊报道,反映近五年来广东省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侨联事业新篇章的精神面貌。
——孙中山
风雨故事总是响彻海外
壮阔里程一直在铸就生命的传奇
你们的岁月是瑰丽而有温度的
你们漂洋过海以坚定书写着命运
以无悔人生铸就了浓郁乡情
勇于担当从来都是你们心灵的气息
敢于挑战更是你们
客居他乡的使命
莫说艰难挫折是多么悠长
代价便是希望的不断闪耀
人生即便在孤独中,也要
演绎出多彩的光明向往
这是炎黄子孙流淌着中国血液
另一道灿烂而厚重的风景
危难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辉煌时期,更不忘
献予母亲怀抱满腔的热忱
你们以奋力拼搏
在异域大地洋溢起了非凡的精神
一个个先锋群体是如此豪迈
光芒于洋流海风中永远飘荡
乡关情重,始终在散发
无私的芳香
时候到了,我们对着珠江唱出的
每一首歌,都会成为
奔向新时代大洋的波涛
当所有沉睡的记忆都醒了
所有遗去的又被拾起
你们跨越了一个个磨难的火圈
你们终于成就了
一个又一个理想的巨变
南海接纳起奔涌而来的珠水
把南粤子民又送到了
更多、更远的地方落地生根
即便到处开枝散叶
五大洲四周都有茂盛的华侨华人之林
中华文化却仍牢植于灵魂深处
你们每一次的奔波起伏
都与遥远祖(籍)国
日夜血脉相连
多少先辈从松口港踏浪而下
奔赴南洋谋生
一批接一批的客家人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
含泪挥别自己粤东北的嘉应州
南渡越洋出海,把迁徙
当作创业开拓的序曲
君不见一片原始蛮荒
似乎瞬间开辟出了新家园
闯劲与锐气顿时换来了幸福
富裕就地被勤劳和智慧揭开
海风一下向世界展示出了
黄皮肤也能
自豪、靓丽的名片
君不见多少回的风急浪高
漂泊追随着召唤
人类总有使命开辟出新的道路
哪怕明天仍有山高崎岖
一颗澎湃的心,还会
畏惧什么艰险
君不见多灾多难的潮汕沃土
曾几何时,富饶
却养育不了大量饥民
他们从明代开始
竟被迫选择逃往南海
把生命与命运交给了
天之涯的大洋
于是游子们开垦起了草莽丛林
他们用甘蜜、胡椒、橡胶
一代代奉养着亲人
他们用勤劳,终于
赢得了一片生天
多少的血与泪,就此大写了
团结互助的“潮人精神”
乡音此后在潮州菜馆
在工夫茶与潮州话中
亲切地荡漾
热泪成了一种冒险的动情
故土的顽强,一样能在他乡
发芽、开花和生根
侨之都江门
更是开创了岭南人
漂移海外讨生活的先河啊
新会子孙公元879年
就随阿拉伯商人
远渡印尼苏门答腊经商
19世纪中叶美洲的淘金热
愈发吸引了太多
探索者的出路
于是铁路建设、农渔业开发
多少血汗倾洒在了
沙石、铁轨以及波涛上
黄金梦是艰辛而生动的
“银信”和“侨批”捎来了
背井离乡者辛酸的甜蜜
它使创业打拼的血汗钱,变成了
故土中西合璧的学校
图书馆和侨村
它使此后这里林立的碉楼
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记忆从此在阳光下永远矗立
所有的漂洋过海
都有了历史的回应
四季如春的花城广州
尤其堪称岭南文化的
发源地和兴盛地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与重要港口
新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当下时代“一带一路”的枢纽城
便是一个强盛国家
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改革开放的热土
一直是我们服务于
一千多万归侨侨眷,和三千多万
海外乡亲的坚强后盾啊
一百六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游子们
你们以侨为“桥”,合作、交流
共同发展奔腾不息
像阳光雨露般凝聚着友谊
故园的岁月,同样永远
也在与你们心心相印
今天,当巨轮满载货物
自黄埔港启航
繁星指向遥远彼岸
那里早已是没有了遗憾或后悔的
繁荣的剧场
甲骨文不是开放的锁链
更不会是自我封闭的悬崖
我们走出去就有了
更为宽阔的宇宙
渴望正在变为无数硕果
所有智慧的道路
都在文明的指引下
继续友好而良性地延伸
这是自然规律中必然的真理
日出东方,抵达的
必将也都将是辉煌
有谁细数过珠江上
如虹的跨江之躯有多少吗
发展与变迁,已在
倒影中照见了
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风雨沧桑总在见证着
中华民族不屈的顽强
困难和苦难都已一一过去
解放思想的大潮早已汹涌澎湃
所有的光辉,也有
你们奋斗的榜样
艰辛和思念一直在牢牢联结
亲情更不会是一种负担
让大爱一直这样
在合作中永远奔驰和畅通吧
明媚阳光,就是最好的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