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浪漫与文艺交融的城市 (一)
文/杨永春
引言:
第一篇主要内容有,世纪大道(跨海大桥),钟楼,骑楼老街,白沙门沙滩市集。
“请到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歌曲对我来说早已是记忆犹新,使我对海南这座边远的岛屿充满了梦幻般的遐想。离开了北方的家,只为寻找南海的她,眼睛里揉进了北方的沙,椰子树下留下对你的牵挂……
在儿媳的安排下,我带着振奋梦想,今天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
海南建省30多年了,这座巨大的经济特区正发生着质的变化,海口作为省会城市,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向深圳,珠海,厦门一样,走在大街上,你随便找个人聊一聊,你就会发现这都是外地人,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到这里生活定居或者旅游的西北,东北地区的人大量增加。
史料记载, 海口市,别称“椰城”,古称“白沙津”“海口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辖地级市、省会,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邮电枢纽,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承载区。该市位于海南岛北部,陆地面积2296.8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30平方千米。 海口市下辖秀英、龙华、琼山、美兰等4个区(县级),截至2022年常住人口293.97万人。海口市政府驻海口市秀英区长滨路。
海口市北面临海,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隔海相望;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宜人,长夏无冬。西汉时期,海口分属珠崖郡的瞫[shěn]都、玳瑁、珠崖三县。
明洪武三年(1370年)称海口都,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海口千户所,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称海口所城,至清末不变。
民国初年,称海口港。宋元明清至民国初期,海口基本属琼山县管辖 。
1950年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为海南省省会。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海口实现了从渔港小城到现代都市的历史跨越。海口经济圈在海南省构建“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为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具有全省门户和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引领辐射、多城联动作用,已经形成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拥有海口江东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四大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2024年,海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70.63亿元。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口羊山地区是海南岛文明肇始之地,是海南历史文化核心区域,宋至清代,羊山地区是全岛考中进士、举人最多的地方。
海口有五公祠、海瑞墓、丘浚故居、丘浚墓、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等多处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有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假日海滩、海口观澜湖度假区等国家4A级景区
“海口”这一名称是因地处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入海口而得名。
在汉代,现海口地属珠崖郡玳瑁县(今琼山)。到唐代,设置白沙津,是当年琼州府的一个古驿站,及琼州与雷州海渡和贸易的港口。宋开宝五年(972年),迁津建浦,设海口浦,是当时琼岛最大的贸易港。意为南渡江入海口处的一块浦滩之地,此为“海口”一名最早开始。
明初时期沿海村庄常遭倭寇侵扰,明洪武二十八年,为防敌筑海口城,称海口所城。清初沿明制,所海口浦按兵制改称为海口所。
清代设6海口海关,民国初期,海口改称海口镇。926年,海🇧🇸从琼山县划出,设市政厅,始称“海口市”。
飞机到达海口,十点多钟,出机场就有租车公司,我们一家六口租了一辆车,凌晨一点多钟,我们到达了预定的民俗海景房。美丽沙天澜湾。
三室两厅的房子有两个独立的卫生间,伙房,往事特别精美,处处体现了海岛风光。
趴在主卧或者阳台上,享受着海风徐徐而来,耳听着波涛汹涌,海浪声唱着欢乐的歌,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来自外乡的人。
海口三月的气候,屋里特别的潮湿,打开所有的空调,大约半个多小时才感觉有点舒适感。如果是夏季这里更湿更潮,听说洗的衣服挂阳台上一个星期都干不了。
凌晨三点了,也许太兴奋,小孙子就是不睡,我骗他睡觉,我就让他闭上眼睛听海浪声,并骗他说:你听大海里的怪兽在叫,如果再不关灯睡觉,怪兽就会跑进我们住的房子里了……才骗他睡觉了。
哗…哗… 不知疲倦的海浪声响了一夜,可我们大家睡的都挺舒服,早上,天刚亮要不是小孙子吵着要看海,捉海里的怪兽,我们都不想起来。
我怎么哄都不行,只好对他说了句:“你是我爷,来孙子伺候你吧。”
抱着他来到住宿的阳台上,海边有几个钓鱼的和晨练的人,外面的风很大,咆哮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疯了似的向海岸边涌来,撞到岸边的礁石摔个跟头,返回去再来。
“爷爷,哇,海好大呀,怎么看不到海里的怪兽?”
“天亮了,太阳快出来了,听说怪兽最怕太阳了,现在除几个贪玩的小怪兽外,大怪兽都钻进海底不敢出来,一会我们去海边玩,挖沙子,抓鱼好不好?”
“不,我要打怪兽,现在就去”
我骗孙子说:“外面太冷了,小怪兽马上要上岸了,等太阳出来了,怪兽也没力气了,一会我们再吃点饭,增加力量,然后我们再去打怪兽好不好?”
小孙子爬在我怀里无可奈何地说:“那好吧。”
回到房间带他上完厕所,给他喝了点水,他开始摆弄小塑料桶,铲子等去海边挖沙子,捉虾的工具,可等我洗漱完出来,却发现他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太困了!我只好给他盖上被子,躺床上睡觉去了。
这里栖息,面朝大海,在温暖的阳光中醒来。海浪声声,帘卷海风,大海与卧室,一道玻璃门之隔。卧床可见一片辽阔的海,细细碎碎的浪花,从远处层层叠叠铺展开来,循环往复,倏忽之间就消失不见了,犹如微小易逝的幸福。
以前,对海景房情有独钟,可看了咆哮的海浪,从小区老人们口中听了台风的凶残才知道,住海景房真的急忧参半,其中的滋味只有在这住上一年半载才能体会。
一,领略世纪大桥的风彩
早上十一点我们穿过世纪大桥去钟楼玩。昨晚没能仔细品味海口的空气,今天行车在路上,打开车窗,让海风进来,心情如同这里的景色,一下子澄碧无痕、豁然开朗。纤尘不染的街道两边全都是青翠欲滴的椰子树,加杂着三米多高开满了花儿 吐娇献媚的树,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椰子香味。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海口世纪大桥宛如一条卧龙横亘于海甸河上,是河水进入大海的入海口,因其功能齐全、造型新奇而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据了解,世纪大桥的桥面有6个车道,主桥宽29.8米,引桥宽24.3米,主桥跨越海甸河,南端和滨海立交桥相接,北引桥与海甸岛海甸五西路平接。
大桥全长2683.585米,其中主桥长636.60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三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主塔呈钻石形,塔高106.9米,双主塔通过176根斜拉索承载桥面。
两侧设有人行道,主桥下最高水位通航净高为24米,可通行3000吨级的轮船。
世纪大桥是海南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工程,其中技术含量和施工难度在国内同类型桥梁中也名列前茅。
世纪大桥的建设是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交通网络发展的需要。按省规划远期将是连通琼北沿海三市两县的中心枢纽,形成琼北110公里带状城镇群的滨海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的建成,更好地促进了海口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海口钟楼
我们来到钟楼,领略了一下她独特的风光。
海口钟楼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长堤路20号的海甸溪畔。始建于1929年,由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发动海外侨胞捐款集资而建,楼高五层,墙体用红砖砌筑,白石灰塞缝。
钟楼面向入海口,南面中山横街与中山路相对,北临海甸溪,依街傍水,景致十分幽雅。
海口钟楼不仅是海口市的重要地标,更是历史的见证。最早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见证了海口作为对外贸易港口的国际化特征。
钟楼的设计融合了浓厚的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体现了海口作为历史上海南对外贸易港口的国际化特征。
据了解,1987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依照旧钟楼原貌拨款改建,新钟楼于当年12月15日落成使用。新钟楼占地面积为25平方米,顶层楼高28米,6层钢盘混凝结构建筑,外貌雄伟壮观。大钟设置在顶层,用上海555牌电子钟,四边钟面由直径2米塑料块构成,时针长0.53米,分针长1米,30分钟报时一次,由扩音器从4个大喇叭播出电子音乐,音乐清晰、宏亮、悠扬。
如今的海口钟楼已成为海口的一大景致,被命名为“古钟新声”。它不仅是海口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网红打卡。
钟楼的周边,现代商业区和古老街巷——骑楼老街相映成趣,形成了现代都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海口钟楼不仅是海口市的重要历史见证和地标建筑,也是海南文化的象征。它的独特建筑风格和报时功能,使其成为市民和游客心中的独特记忆和景点。
三,天后宫
看完钟楼,我们转身来到海口市著名景区骑楼老街,首先出现在眼前的便是天后宫。
海口天后宫是海南最早的天后宫,原名环海坊,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道教寺庙,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它不仅是海南岛规模最大的妈祖庙,也是海南历史最悠久的道教寺庙之一。
天后宫坐落于海口市中山路87号,原名为环海坊,见证着海南老城的发展变迁。寺庙的主体建筑群以黄色琉璃瓦覆盖,气势恢宏,内部布局包括前庭、正殿以及两侧厢房,构成了一个复合的宗教空间。
寺内建筑包括钟鼓楼、珍珠宫、华宝殿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敬天九鼎和一代天骄叶赫那拉氏的“玉皇大帝颂”及其他珍贵文物和香炉。天后宫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也是海口市民休闲的公园,游客可以在此欣赏中国传统建筑、参与庙会等活动。
天后宫作为中华妈祖信俗的一部分,承载着海口老城区不可割断的文脉。宫内有许多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的石刻、木雕、壁画等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天后宫曾一度遭到破坏,文物受损严重。幸运的是,2013年海口市政府拨款对其进行了全面维修,使其焕然一新。
如今的天后宫不仅是海口的重要文化景点,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每年的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和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天后宫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祭祀活动,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
总的来说,海口天后宫不仅是海南妈祖文化的象征,也是海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游客和信徒来说,天后宫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三,骑楼老街
海口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东南亚,有直接的商贸往来,南洋华侨带回金融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促使骑楼建筑在海口落地生根。
这些华侨在南洋各国站稳脚跟后,不仅带回了大量的金融资本,也带回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成为了骑楼建筑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骑楼老街的形成初步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海口老城四牌楼附近修建了第一栋骑楼,随后骑楼建筑逐渐遍布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大街。
骑楼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以二至三层为多,建筑立面分为三段式,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造型元素多样化,女儿墙、窗楣、窗间墙、阳台及外墙纹样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等建筑装饰风格。
20世纪20年代,海口老街十几条主要街道已经成型,商铺林立,其中70%的资金来自南洋华侨。
海口骑楼既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掺杂了南洋文化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将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糅合便形成了如今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骑楼老街
骑楼建筑遍布在海口新华路、中山路、长堤路等多个街道,距今90多年历史,是历史文化名街。 大大小小有六百多栋几层高的小楼,是上世纪南洋归国华侨借鉴南洋风格建筑返回家乡所建。 得胜沙路是海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新华南路有传统的裁缝店、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 中山路分布着咖啡馆、画廊、工艺品店等。博爱路街边小店销售家电、小商品等,周边还有不少小吃。
(拉洋车的小帅哥边玩手机边干活)
如今的骑楼老街,马上成了商业街,古街两边琳琅满目的小吃,热带雨林的水果店,服装店等等到处都是。

(商人与洋人讨价还价)


(开船了)
(边品茶边闲聊)
店铺门前形太逼真,造型独特的雕塑引的游客围观拍照,而商家也会趁机吆喝,不停地招揽生意,推销产品。
由于客流量大,我们边欣赏椰子壳做的各类工艺品,边品尝热带雨林的各种水果,饮料。只能走走停停,不时礼让行人和人群中川流不息的电动车。这里也有城管,没有像其他城市那样成群结队的城管出现,而是一两条街道里就只能看到1到2个城管,而且都是很有礼貌的劝阻摆摊的小贩们维持秩序,并没有去抢夺他们的东西,更没有去恶意罚款,处处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
我们一家人,在这里尽情品尝各种海岛水果,这不愧是椰城,这里椰子做的各种美食,数都数不清楚,什么椰子糕、椰奶、椰子酒、椰子茶、特别是原汁原味的椰子和其他水混合压榨的饮料更让人赞不绝口,如果你在哪个饭店吃饭,有些饭店还会免费让你一次喝个够。
(一杯二杯不够喝,儿媳妇专门给我弄了大的)
这里不愧是椰城,展览馆,商店处处摆放着用椰子壳,椰子树调刻制作的工艺品,让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人生一世是,真正的快乐就是 有孩子的陪伴,有了他们在身边陪伴游玩,你可以省去很多的烦恼,不用考虑路线,方向,吃饭等。心情更会野畅,抽空欣赏景色的同时,陪孙子跑,陪孙子疯,给孙子拍照。孙子跑累了还撒娇地贴到我身上让我抱,还说:“爷爷有力气,我就要爷爷抱。”

虽然累,但累的开心,累的舒心。孙子孙女疯累了躺在小推车上睡着了,我才感到全身散了架似的,弄得好久没有犯的腰间盘,坐骨神经整天撅着个嘴,提意见。
说也奇怪,每当孙子孙女睡醒了,什么腰间盘,坐骨神经等就又跑的无影无踪了。
看来爷爷奶奶的老毛病,什么中医、西医都无法治愈,还得靠孙子孙女去治疗。
四, 海口美兰区打造“风情万种”的白沙门沙滩市集
为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落实项目投资,促进消费,营造高品质消费环境,海口美兰区拟打造“白沙门沙滩市集”(Baisha Mun Beach Market)国际欢乐海滩(以下简称“白沙门沙滩市集”)。由海口市美兰区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嗨澜嘟邦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依据海南独特的海岛、海洋、热带人文风貌特色,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和深度游需求,培育旅游新业态,着力推动旅游+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海口市美兰区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竣介绍:“白沙门沙滩市集”项目位于白沙门公园北侧,项目总投资金额3000万,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整体规划包含了演艺区、主题餐饮区、小吃餐饮区、公共就餐区、工艺品文创区、音乐酒吧区、公共休闲区,可进行沙滩运动、水上项目和各类型大型表演活动。
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入优秀的夜市管理团队(西双版纳星光夜市)进行运营管理,预计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带动约3000个就业岗位。“其中,工艺品区摊位全部为公益性质,面向全社会免费提供。带动就业岗位、创业机会的同时,还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军属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马海竣说。
“我们想将夜间经济打造成海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持续激发‘夜活力’,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马海竣介绍,“白沙门沙滩市集”融入浓郁海南、东南亚风情,汇集美食、人文、海南、滨海、海滩、民俗、非遗等文化并将之相互完美融合于一体,再加入海口历史感,运用丰富的文创形式,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特色、品质、和文化感,且集国际文化交流、贸易交流、滨海夜游、滨海夜购、滨海夜娱等于一体的文旅海滩市集,带动海口夜间经济,打造城市夜间新名片。“我们希望通过该项目改变目前‘重三亚、轻海口’的旅游现状,增加游客逗留海口时长,改变海口的旅游品质,提供更多层次的旅游消费体验,实现海口从过境游转变成目的游。”马海竣说。
此外,“白沙门沙滩市集”还将策划促成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入的文化交流及贸易交流活动。市集将引入300家东南亚市集商家,在市集内策划组织众多饮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南洋华侨回归等全方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及组织小吃美食、热带水果、农产品、民俗工艺品、非遗手工艺品、民族服装及饰品等众多海南本土商品与东南亚各国众多商品的贸易交流活动。也通过加强与东南亚的国际文化、贸易交流等一系列紧密深入的交流方式,为“白沙门沙滩市集”在文旅的核心内容上增添色彩。

【未完待续】
【插图拍照:牵挂你的人, 龙龙】
作者简介:
杨永春,网名牵挂你的人,青海湟源县人,喜欢用文字抒发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情感。《中国作家网》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头条作家、编辑,《驼铃岁月》创作团队主编。
在《文字站》里开设有自已的文学专栏。
在《都市头条》开设“驼铃岁月文学社” “情感世界” “河湟文学” “小小说” “故乡情”等专题栏目。
2020年3月被【都市头条】评为2019年度优秀编辑
2021年3月《今日头条》认证作家。
2020年8月在《中国作家网》开设有被录选的作品集。
2023年9月在中国微信作家协会《经典文坛网》开没作品集
2023年度被《都市头条》评选为先进工作者
2024年度被《都市头条》再次评为优秀编辑和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