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尺讲台到赛道强者的华丽蝶变
师晨辉
李行者乃一介书生,天秦县人氏。作为国家级新区通过人才引进的物理教师,他的生活轨迹犹如精准的抛物线一般,规律而又充实。平日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精心备课、专注实验、细致批改作业。偶尔在周末或是课余闲暇之时,他会来到操场上慢跑几圈,活动活动筋骨,不过那时他跑步的最长距离也就是五公里。
某个寻常的周末,李行者躺在沙发上在电视直播中,看到自己所在的新区正举办一场盛大的马拉松赛事。只见那些身穿红色短袖的选手们,如离弦之箭般从拱门飞冲而出,风驰电掣般掠过城市的地标建筑。他满心崇拜地望着这些马拉松参赛者,在他的认知里,马拉松一直是专业且经过正规训练的人才能涉足的极限运动。像自己这般平时仅把跑步当作锻炼一下身体,又毫无正规训练经历的人,对其只能望而却步。
2018 年 7 月,当他所在城市开启马拉松报名通道时,在朋友的鼓励下,李行者鼓足勇气报了名。当时,他每月的跑量不足 100 公里,每次跑步也仅仅只能维持在 5 公里左右,这样的状态让他心里着实忐忑不安。
比赛当天,气温陡然下降。站在起跑区的李行者,清晰地听见自己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发令枪响后,他沉稳地保持匀速前进。然而,在赛程进行到第十五公里时,他的小腿突然抽筋。那一刻,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但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闪过学生时代所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当下所消耗的每一份痛苦,终将会转化为未来的荣耀勋章。他咬着牙坚持跑到补给站,让医务人员在小腿上喷了药剂后,又毅然决然地继续前行。最终,他以 2 小时 10 分的成绩冲过了终点线,顺利完成了 21.0975 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赛程,这样的成绩着实可圈可点。
这次宝贵的经历,彻底改写了李行者的生活轨迹。尽管这次比赛让他深刻体会到马拉松并非随意可为的极限运动,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坚持跑步的强大动力。自此以后,他的月跑量从以往的不足 100 公里,一举突破到 200 公里;每次跑步的距离,也从勉强维持的 5 公里,成功突破至 10 公里以上。随着跑量的不断积累以及训练强度的逐步提升,他不仅在速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耐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2019年,李行者和朋友一起报了敦煌全程马拉松,这是他人生首马,由于在赛前缺乏30公里长距离训练,到后半程两腿如同灌了铅般不听话,无奈之下,李行者边走边跑,用时5个多小时,总算在关门前完赛。
这次赛事后,李行者平时除了坚持跑步,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练腿部和腰部力量。
2020年暑假,这李行者做出了一个另他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大胆行动,独自一人从成都出发,骑行318线历时22天到达拉萨。更令人震惊的时,从拉萨返回一周时间参加了一场野性祁连30公里越野赛,尽然获得冠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骑行拉萨的历练和野性祁连的实战,李行者一发不可收拾。
此后,他对马拉松和越野赛的热爱愈发浓烈,开始频繁参加全国各地的赛事。
说来也神奇,自从他骑行318线后,跑马拉松的速度突飞猛进,以前那个在关门前勉强完赛的平凡跑者再也找不见了,如今一个全马330轻松拿下,破三赛事更是达到了10场以上,2025年还拿到了重庆马拉松破三小金人。目前基本是破三常态化了。
有人开玩笑说,这李行者到拉萨“朝觐”后,跑马拉松简直像变了个人,看来我们要想提高成绩,还得像李行者一样要骑行一趟318线。
李行者常说:“一个人跑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跑的更远”。
为了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跑步锻炼的行列,让大家都能领略到跑步带来的魅力与益处,李行者经主管部门同意注册成立了路跑运动协会。他亲自出任协会秘书长,在业余时间投入到协会的各项筹备与组织工作中。
李行者凭借着自己对跑步的热情与经验总结,以路跑运动协会名义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跑步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涵盖了趣味慢跑、主题接力赛以及长跑挑战等,无论是跑步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跑者,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与挑战。在他的积极推动与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到跑步的队伍中来。目前,已经有超过200人参与到跑步活动当中,形成了一股充满活力的跑步热潮。
曾有一次,为了拉一个6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李行者带领身边的8个跑友,从兰州新区跑到兰州市,一举震动了周边其他跑团。
2021 年,李行者从协会成员中挑选出不足 10 人的业余路跑运动员,组建了一支充满潜力的队伍。这支队伍虽然成员不多,且均来自业余爱好者,但他们在李行者的悉心指导与训练下,刻苦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跑步技能与耐力。最终,这支代表着他所在国家级新区的队伍,踏上了省运会的赛场。令人瞩目的是,他们在赛场上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发挥,一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所在的国家级新区赢得了荣誉,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业余跑者的无限可能。
然而,随着赛事的增多,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大幅减少,尤其是周末因参加赛事顾不上辅导孩子学习。
起初,妻子对他怨声载道。每次看到孩子因难题愁眉不展,而李行者却又不在家时,妻子的不满便如潮水般涌来。“你就知道跑马拉松,孩子的学习都不管了,这以后可怎么办!”有时孩子问天体运动公式,他却在讲乳酸阈值!李行者想解释运动科学与物理教学的共通性,孩子笑了,而妻子的抱怨声在屋子里回荡,李行者满心愧疚,却又难以割舍对马拉松的热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看到了李行者在马拉松赛场上取得的一个个成绩,看到他因为坚持跑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不仅身体素质提升了,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更加从容自信。而且,李行者通过参加马拉松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感染着整个家庭。
慢慢地,妻子开始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支持到支持。
当李行者又要奔赴下一场赛事时,妻子会微笑着帮他整理行囊,叮嘱他注意安全。“你放心去跑吧,家里有我,孩子的学习我会多操心,你就尽情去追求你的热爱。”听到妻子这番话,李行者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感动。他深知,自己能毫无顾虑地在马拉松道路上奔跑,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如今,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李行者,依然是那位循循善诱、知识渊博的物理老师,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而在赛道上,他已然成为了强者,脚步坚定有力,身姿矫健如风,一次次突破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曾经那个月跑量不足 100 公里、每次跑步仅 5 公里的他,如今已在无数马拉松赛场上留下了闪耀的身影。从最初对马拉松的望而却步,到如今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收获荣誉,他完成了从一介书生到赛道健将的华丽转身。这种蝶变,不仅是身体上的蜕变,更是精神上的升华。
他用行动告诉身边的人,只要有勇气和坚持,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书写出精彩绝伦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