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恰似一场漫漫旅途,我们行于流年的悠悠岁月之中,世间的一切,皆为遇见。冷遇见暖,便有了雨;春遇见冬,成就了岁月;天遇见地,铸就了永恒;人遇见人,则是生命对生命的深远影响 。
遇见,是命运悄然埋下的伏笔,转身则是故事的短暂告别。遇见许昌市老新闻记者协会会长邢志坚老师,是在春风和煦的一个上午。当时,我正步行在路上,恰好邢老师迎面走来,手中拿着一只色彩斑斓的风筝。我问:“邢老师好,您这是打算去哪儿呀?”邢老师笑容满面的说:“我正准备去河边放风筝呢。这风筝本是给我孙子买的,孙子去北京上学了,就把风筝留在了家里。趁着春天风大,我去河边放风筝,顺便锻炼身体。”说完,准备擦肩而过。我说:“我准备去茶室喝茶呢,都大半年没见您了。走,去不远处的茶室坐坐,喝喝茶、聊聊天吧。我看您微信朋友圈天天发原创诗歌,一直笔耕不辍,太值得我学习了。”精神矍铄的邢老师听后,转身与我一同步行几百米来到了茶室。
我请邢老师落座后,便烧水沏茶。在茶香袅袅中,聆听邢老师畅谈健康之道、文学之美。在交谈中,我逐渐了解到他从平凡学子成长为资深新闻工作者的非凡人生历程。如今已七十有余的邢老师,比前几年清瘦了许多。往昔微微发福的身形与小肚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不胖不瘦、体态匀称的模样。他面色红润,肌肤紧致,皱纹甚少。我忍不住向他请教养生秘诀,邢老师笑着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家庭和睦没烦恼,饮食上有所节制,日常多运动。我喜欢打乒乓球,经常去球馆打球。心里不被烦心事纠缠,睡眠质量好,这就是我的养生窍门。”邢老师培养了一位十分优秀的儿子,在北京拥有稳定的工作。儿子儿媳婚后育有一双儿女,也都在北京上学。邢老师和爱人在许昌过着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生活。
谈及写作,邢老师打开了话匣子,有说不完的心得。年轻时,邢老师是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退休后,他担任河南省老新闻工作协会理事,创作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散文随笔《火花》《我行我素》,诗集《蒲公英》《与诗相伴》等多部著作。直至今日,他依旧坚持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原创的“每日一诗”。他的诗作题材广泛,从大自然的季节更迭,到为人处世的哲学思考,无不蕴含深刻的人生智慧,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邢志坚老师在写作领域造诣深厚,新闻写作手法娴熟,无论是笔锋犀利的杂文评论,还是行文流畅的散文,亦或是语言凝练的诗歌,都信手拈来、独具风格。他的作品广泛发表于全国各大网络平台。谈古论今时,邢老师观点鲜明,看待问题视角独特、别具一格。以他最新创作的诗歌为例
像青草一样呼吸
文/邢志坚(河南)

我多想
像青草一样呼吸
张开每一个毛孔
浸润春天的气息
告别冰封的日子
脱去厚厚的棉衣
拥抱和煦的春风
吮吸甘甜的春雨
萌生尖尖嫩芽
舒展一身青绿
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
焕发出勃勃生机
邢志坚老师是一位心怀大爱的智者,他的每一句话都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其坚强的毅力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坚定不移、身强志坚。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里,就如同开启了一场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相遇,宛如一抹温暖的曙光,照亮了人生的征程。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不断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逢。有的人成为挚友,携手笑对风雨,在艰难时刻给予彼此力量与鼓励;有的人虽只是短暂交集,却在各自心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独特印记。每一次相遇都意义非凡,这份意义无关乎相处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彼此传递的温暖与力量。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的时光悄然流逝。邢老师说还要去放风筝,莫要辜负这大好春光。我起身相送,与他话别。望着邢老师矫健的背影渐行渐远,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邢老师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他对生活的热忱态度,无疑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今日这场美好的遇见,源于邢老师对文字独特的见解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令我深受启发。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田,让我在生活、工作以及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