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事 (散文)
作者/都世科
一
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喝茶已成为普遍的习惯。一杯清雅、香味四溢的茶汤下肚,让人顿感心清气爽,如醉如仙;浮世喧嚣,以茶为伴,似乎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秦岭脚下,一处田园静处,花香乌语,前方流水潺潺,几位好友相约围坐茶桌,谈笑风生间慢品茶香,畅叙旧情,虽无昔日兰亭众贤相聚饮酒赋诗之快,也有尽享生活美好安逸之乐。
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生产茶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茶经》等古著中就有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百毒,得茶而解之。”初时茶为药。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是《四川通志》里记载的西汉时栽培的蒙山茶。以茶文化面貌出现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椐今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飲茶者大都系文人雅士,自唐代起,飲茶之风弥漫朝野,全社会大行茶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生活必需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如今中国的茶叶已具有6大类:绿、红、青(乌龙茶)、白、黄、黑茶。绿茶以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为代表;红茶(全发酵茶)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青茶(半发酵)以大红袍、安溪铁观音为首;白茶(微发酵)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黄茶(轻发酵)以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为代表; 黑 茶(后发酵)系重庆沱茶、六堡茶等。口感醇厚、茶香味浓的普洱茶不在六大类之列。
我国目前已有360多种茶叶,依据品质,内行的人们评出十大名茶,分别是: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普洱、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福鼎白茶为全国十大名茶。茶叶的质量不光依品种而论,更参考产地而分伯仲,高端茶叶都是生长在山间云雾缭绕环境中的。十大名茶都十分讲究产地,甲地产名茶,乙地产的同品种则质量有别,不成其为名茶。有”国茶”之称的西湖龙井茶,冲泡后色泽翠绿、香气浓郁、味甘醇,被誉为色、香、味、形四绝,西湖风景名胜区周围群山是主产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其微酸性的白沙土等条件,成就了高贵的茶品,核心产区的茶叶直供中央,与茅台、中华烟同列国家外事礼品。
二
我们陕西的汉中市位于竹木茂盛、雨量充沛的大巴山,海拔800一1600米,气候温和,云雾几率高,土壤富含锌硒,是茶叶适生地,所产汉中仙毫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绿茶类茶叶全国有200多个品牌,可谓珍品云集,汉中仙毫只以陕南绿茶品牌出现在绿茶行列前20名中,与诸多全国名茶相比又如小巫见大巫了。咸阳产泾渭茯茶位居黑茶类品牌前10名。
千百年来,国人早就养成了茶礼习俗,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庶民百姓,客人来到家里,落坐后第一件事便是沏茶、敬茶,叙话间不时会续水或添茶,喝茶不仅成为一种生活需要,也是一种文明和礼仪,一次次添茶、敬茶传递的是对亲友的热情和敬重。招待完亲友临走时主家总会说:慢待了,粗茶淡饭,招呼不周。如此谦意之说,更会增加亲友间的情谊,也足见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
笔者儿时生长在农村,祖辈、父辈喝茶的习惯记忆犹新,大清早,其他家人还未起床前,他们便已起来生火煮茶了,早茶都是通过煎煮后的浓茶,家中常备一个小柴炉,劈好的木材边角料小片、树木枝桠、废弃的竹枝都是煮茶的燃料,下一次茶叶煮三遍,喝三杯就算早茶结束。后来嫌准备燃料、生火麻烦,干脆就用煤油炉,快而省事。不单我们家长辈这么喝茶,村子里年令大些的男人们都这么喝,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煮茶、喝茶,喝着茶,抽袋烟之后,精神飽满地下地干活。记得生产队时,看到上工的人群中有人没精打采,有人一定会打趣地说: 大概早晨起晚了没顾上喝茶,对方会笑着说声:你真会算卦!上早工的男人们迈出家门,踫到左邻右舍同龄人,定会问一声喝了没?(指喝茶)成为一种习惯语。当时的农村大多数人家囊中羞涩,喝的都是价格低廉的花茶、砖茶等,尽管如此,喝茶的事每天都不能少,早晨喝熬煮的浓茶,其余时间喝泡在杯子里的淡茶,喝茶似乎成了生活同精神须臾不可缺少的依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栽植、飲用,以及茶文化都是由中国传入全世界其他国家的。起源于唐代、活跃于宋、明、清三朝的“茶马古道”,以马帮为运输工具,以茶叶、马匹和其他商品贸易为主的古道,地跨陕、甘、贵、川、滇、青、藏,外延东南亚、西亚和中亚各国,构筑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为推动国内外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絲绸之路到茶马古道,中华茶叶文明已延续千年。19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国,控制着全球茶叶市场。19世纪初才喝上茶的英国人,为减少对中国茶的依赖,在印度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飲茶也开始传入欧、美和非洲、大洋洲众多国家。现在,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亿人飲茶,有60多个国家生产茶叶,中国以4400万亩茶园稳居世界茶叶生产量第一,因世界上其他国家飲茶多为紅茶,所以现在斯里兰卡茶叶出口已超过中国;斯里兰卡、中国、肯尼亚和印度同为世界四大茶叶出口国;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锡兰高地红茶和中国的祁门红茶,被誉为世界三大名茶。全世界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土耳其,以人均年消费茶叶3000多克居世界喝茶冠军。
三
中国1000多年来的茶种植和飲用,已形成了一系列茶文化,制茶、品茶、茶道、茶艺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让人眼花缭乱,茶事丰富的内涵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古到今有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100多首脍炙人口的茶诗词,唐代大诗人元稹的 ”一字至七字茶诗”如此说:“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紅纱,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描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形美、烹茶过程、茶的颜色形态,及诗人、僧家对茶的爱慕,乃至人们夜陪明月、早对朝霞的飲茶习惯,和飲茶可精神饱满有助醒酒的妙用。黄庭坚诗云:“茶甘酒美汲双井,魚肥稻香派百泉。”杨万里的诗中说:“枯肠未易茶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大文豪苏轼嗜茶如命,不仅对种茶、烹茶、品茶在行,还对茶史、茶功均有研究,一生留有80首与茶相关的诗词,其千古名诗《汲江煎茶》记载了他在困厄中创造的生活美学。白居易、陆游、范仲淹、李清照、老舍等文豪、名家都留下了咏茶的诗词。中国最早喜好饮茶的文人雅仕当数西汉时司马相如、杨雄和王褒,他们作品中记录了茶文化最早资料,此三人都是四川人,多次相约品茶,被称最早著名茶人。
椐相关资料介绍,飲茶对人体最少有三大好处:一曰降压,茶水中含有大量儿茶素成分,这种成分具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防血压升高、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二是强心,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能通过兴奋心脏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使输入心脏的血量增加,提高心脏功能;三是提神,儿茶素能使茶中的咖啡因兴奋作用得到减缓而持续,起到提神醒脑作用,常喝茶益于保持头脑清醒。但发霉变质,超过保质期以及隔夜茶、浓茶、太烫的茶不能喝,人常说的淡茶温饮养人不无道理。浓茶不仅会导致神经衰弱,引发失眠,还会抑制对食物中的钙质吸收。
有人说茶是生活的调味品,香味浓郁、回味无穷,手捧香茗,仿佛走进草木深处,给忙碌的生活按下暂停键,享受那份宁静与惬意; 也有人说饮茶是对生活的体悟,细品人生慢品茶,在茶香中可寻找生活的真谛,让灵魂得到升华与净化。
2025.3.15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都世科,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和管理工作、高级编辑职称。曾获宝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曾多次获得省、市新闻奖。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签约作家;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顾问; 宝鸡市作家协会、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创作,近几年在《当代文学家》、《散文选刊》、《都市文苑》等刊物和平台发表数篇散文、小说、杂文等。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