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铁军十二师】
铁十二师刘甲申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说起铁道兵,就很自然的联想到高山峻岭,深林草原, 江河湖海,戈壁沙漠,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特别是那首名传天下的 “铁道兵志在四方 ”军歌,就是对铁道兵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和赞美。
在铁道兵的行列里,曾经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部队,组建于京郊,战斗在京城, 她就是铁道兵第十二师。
今年3月1日,是铁十二师成立60周年纪念日,我根据有关资料,整理了这篇短文,献给战友们,以表达怀念之情。

北京地铁工地
一、历史沿革
1964年9月23日,铁道兵决定:成立铁道兵第十二师筹建工作组。10月23日,总参谋部批复:同意组建铁道兵第十二师。
1965年2月,根据铁道兵的命令,从铁道兵第三师抽调十二团、从第五师抽调二十四团、从第九师抽调四十四团(缺两个营),从其它部队抽调零星人员,并补充新兵组成第十二师。
1965年3月1日,铁道兵召开十二师成立和授旗大会。铁道兵政治委员崔田民代表国防部授旗,师长张洪智,政治委员陈辛火接旗,师部驻在叫京郊良乡。全师共计22000人,代号为8770部队。

铁道兵第十二师下辖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四个团。
五十六团由原铁道兵第五师二十四团组成,在西藏执行任务,代号为8776部队,1966年3月11日出藏回京,参加北京地铁施工。
铁道兵第三师十二团一分为二,组成五十七团、五十八团。五十七团代号为8777部队,机关驻在周口店;五十八团代号为8778部队,机关驻在琉璃河;
五十九团由铁道兵第九师四十四团团部、一、二营及直属连队组成,代号为8779部队,机关驻在高碑店。
1965年4月2日,中央军委命令“调铁道兵第十二师担负修建北京地下铁道工程任务。
1965年7月,第五十八团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以中国后勤部队筑路工程队第六支队(即铁道兵第十三师)第三十二大队名义,在云南开远集中,同年10月5日出国,执行援越任务。1969年3月奉命回国归建,参加北京地铁施工。
1970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和铁道兵的命令,又从铁道兵第五师和第十二师抽调人员,组成铁道兵第六十团,归十二师领导,代号为5860部队,驻陕西紫阳县,配属铁道兵第六师承担襄渝铁路施工。1973年11月归建,回北京承担地铁施工任务。
1976年1月12日,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批复,铁道兵发出通知,铁道兵第十二师改为基建工程兵六支队。

十二师所属五十六团、五十七团、五十八团、五十九团、六十团依次改为基建工程兵第六支队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大队。
1976年3月10日,基建工程兵授予六支队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910部队。所属各大队代号依次为建字911、912、913、914、915部队。
1978年4月3日,基建工程兵根据总参谋部的规定通知,六支队的代号改为00069部队,隶属基建工程兵北京市办公室领导。下属各大队的代号依次改为00061、00062、00063、00064、00065部队。
1978年8月20日,基建工程兵六支队所属五十一大队划归新组建的基建工程兵第九支队。
1980年5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基建工程兵大队、区队、中队番号,自1980年8月1日起,一律改为团、营、连。
1982年12月17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基建工程兵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关于将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改编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的请示》,方案提出:六支队机关予以撤销。所属五十二团、五十五团合编为一公司;五十三团、五十四团合编为二公司。

1983年2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北京市人民政府、基建工程兵《关于将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改编为北京市城市建设总公司》的请示。
1983年6月29日,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在基建工程兵礼堂召开成立大会。
1983年7月1日,由基建工程兵六支队改编的北京市第一城市建设工程公司(简称城建一公)和北京市第二城市建设工程公司(简称城建二公司)正式挂牌,印章从即日起启用。
城建一公司组建时,职工总数为3999人,其中干部228人,工人3771人。公司机关设24个科室,下设4个工程处、一个机械处。公司设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党委会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律检查委员会、武装部;群众组织有工会和团委。公司第一任经理:涂以光(原基建工程兵第五十二团团长)。公司第一任党委书记胡玉书(原基建工程兵第五十五团政委)。
城建二公司组建时,总数为3652人,其中干部424人。工人3228人。公司机关设21个科室。下设四个工程处、一个机械处。公司设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律检查委员会。群众组织有工会、团委。公司第一任经理:惠敬明(原基建工程兵第五十四团团长)。 公司第一任党委书记:刘建明(原基建工程兵第由五十三团政委。)

二、辉煌战果
(一)、铁十二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辉煌战果的部队。其前身部队,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鹰厦、宝成、贵昆、嫩林、成昆、襄渝等铁路建设。
从组建到改隶基建工程兵的11年间,在首都北京参加了修建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工程建设;
圆满完成了(519)、(112)、(806)、(605)等多项重要战备工程任务;
执行过援越抗美和修建中(中国)尼(尼泊尔)公路任务;
胜利完成了京广铁路河南漯河至遂平段抗洪抢险任务;
多次担负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安全保卫任务。
残酷的战争考验,艰苦的施工锻炼,长期在首都北京执行任务的特殊环境,铸就了铁十二师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完成重、大、急、难、险任务的能力。
(二)、十二师改为基建工程兵六支队后,在领导关系、施工任务(由地下转地上)、管理方式(由军费开支改为自负盈亏)等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发扬铁道兵精神,贯彻落实基建工程兵“十二字方针”,部队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施工能力全面提高,为国家和北京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7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519”重要战备工程;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北京地铁二号线、太平湖车辆段工程;北京二环路工程;德胜门立交桥、安定门立交桥、西直门立交桥等市政工程;北护城河水系治理工程;前三门大街改造和万泉河小区等房建工程;参加完成了唐山地震抢险、北京抢修民房、密云水库白河大坝抢险工程。

铁道兵、基建兵,都是人民的功臣兵。18年半的峥嵘岁月,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功勋昭著,誉满京城。在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的中,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是:
1、坚持党的领导 实施科学决策。
2、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工程重点。
3、树立全局观念,
发挥整体合力。
4、健全规章制度,搞好质量、安全。
5、狠抓专业培训,提高部队素质。
6、做好后勤供应,保障顺利施工。
7、搞好现场宣传,鼓舞干战斗志。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