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食物作为维系生命、滋养文明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品味美食的愉悦之时,“食以安为先”的重要话题悄然浮现。这不仅是对食品质量的期许,更是对现代社会道德伦理、法制监管及科技进步的深刻拷问。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拥有系统的丰富的舌尖上的文化。从北国的面食到南疆的稻米,从川菜的麻辣到苏菜的甜淡,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地域的记忆,都讲述着历史的故事。在节日相聚的日子里,亲朋好友围坐一桌,共享团圆饭,既交流了感情,又凝聚了亲情。食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
进下,传统食品制作工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快餐文化的蓬勃兴起,那些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手工食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们不仅要问,是否在追求便捷与效率的同时,丢失了某些宝贵的东西?!

近年以来,食品安全的事件频频曝光,从苏丹红鸭蛋到毒奶粉,从地沟油到瘦肉精。每一次曝光都触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食品安全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体健康问题,而是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形象的重大议题。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企业道德的滑坡以及公众意识的
淡漠。因此,食以安为先,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每一个食品生产者、监管者及消费者的深切呼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标准去审视每一份入口的食物,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挑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检测手段。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正在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体系。这些技术的运用让不法行为无所遁形,为食品安全监管插上了翅膀。然而,技
术只是手段,真正的改变还需源自人心的觉醒。食品生产者应坚守职业道德,将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首位,而非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监管部门需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法律成为守护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不仅是对食物与安全的陈述,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让我们携手并进,用智慧与勇气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天”。让“安”成为连接心与心的桥梁,让美食真正成为
滋养心灵,促进社会和谐的甘露。我们要持续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生产者的道德意识,培养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饮食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美食带来的愉悦与满足。


主编:吴文頗,济南。中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历任济南铁路分局副局长、省学会交通运输专委会会长、智库研究院院长、国际卫视台副台长兼山东运营中心部长。《源自大地》现代诗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任国务院安成信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文联主席文化部周巍峙部长和全国摄影协会主席邵华将军等领导学者题词签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