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丛中刺玫瑰
——赏析红墨作品《人壳废品》
作者:张纪增
红墨兄是浙江人,而我是河北人,因为小说让我们相识,虽未曾谋面却经常有群聊、私聊。
阅读《人壳废品》,如同与红墨老师见面聊天,认真听他描述七幕小戏,就跟坐在板凳上欣赏舞台剧一样。
第一幕,漫画版女主角保洁员登台亮相,她身穿黄马甲,头戴耷边草帽,手提大蛇皮袋(编织袋)。她一心“保”人民“洁”社会,维护世道人心;表面是普通保洁员,实际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除了黄马甲耷边草帽和大蛇皮袋,我们可以想象她手上还有一把“铁扫帚”,因为她又收废品又扫垃圾。近年来,报刊和网络上经常曝光一些贪官,上一刻还在台上冠冕堂皇,高调宣讲“反腐倡廉”,刚放下讲稿,下一秒就被执法人员带走。他们不反抗不质问不辩解,因为他心里有数,假公济私贪污受贿买官卖官……他知道自己罪有应得,这一天迟早会来。
但是,红墨作品不会去复制新闻报道,那么写太俗套,那么写就不是红墨了。他一定要另辟蹊径。
红墨笔下的保洁员,就像黑猫警长,凡心怀鬼胎者,无论什么身份见到她都得“尿”,都得束手就擒,老老实实由她一寸寸卷起,竖着卷筒在地板上墩一墩,然后放进“袋子”,等候分类处理。
第二场景写的是一突发事件:某大楼天台,一个歹徒持刀挟持女子。警察在向歹徒喊话,狙击手在瞄准目标,只等喊话发挥了作用,或者一声枪响,事情马上就有了结果。就在这节骨眼上,神圣的保洁员又出现了。她还是那身行头,黄马甲耷边草帽,还有那件不离手的道具蛇皮袋。只听她大喊一声“收废品啰!”就像专收狂徒的天兵天将,一下就震得他乖乖举手,变成纸壳任她从头卷起,装入蛇皮袋。我们读到这里,已经感觉到了作者仁心,既不让那家伙继续作恶,又不让他脑袋开花,而是让黄马甲制止他的恶行,送进“废品回收站”处理。
第三幕是写环保的,一个只管自己赚钱,不惜污染环境的工厂主,同样也被正义的保洁员卷起来,装进了威力无边的“废品袋”。
接着写孝道。一位差不多已痴呆智障的老人,因尿湿裤子被不孝子惩罚,也让无处不在的正义之神捉到,保洁员主持公道,把那个不孝子卷进了垃圾袋。下一个被卷的是一摩登女郎。
我们保洁员身上的黄马甲,就像个照妖镜,一下就能让那个迎面走来的时尚俏人儿原形毕露,自己躺在地上幻化成纸壳自行卷起,任由“黄马甲”收拾。这个摩登女郎是什么来头作者没说,读者猜她一定不是什么好鸟。
“黄马甲”是正义的化身,她不放过坏人,也不冤枉好人。如发现你不是垃圾废品,她也一定“拒收”,甚至还会挽救你鼓励你,送你一把伞遮挡雨淋日晒,让你感到温暖看到希望,重新振作起来。
最后一幕是结尾。当保洁员把装进袋子的人壳废品送到收购站,讲好了价钱后过秤时,突然发现这几件人壳废品轻如鸿毛一文不值:“怪了!咋没斤两呢?”至此全剧终。红墨老师许多作品属于魔幻派,既有现实主旨的魔幻表达,又有魔幻情节的真实呈现。
《人壳废品》所反映的诸多社会现象,是符合现实逻辑的,如果按照传统手法去描绘,不是不可以,但一定会与许多相似主题的作品撞车,难以脱颖而出。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本篇借用剧本外壳,用一个无敌正义女神做主角,以黄马甲保洁员串起七个场景,长短镜头快慢推送详略得当地完成制作,把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壳垃圾,或称披着人皮的异类,通通“收拾”一遍,故事新颖,想象奇特,非但不会让读者乏味,读来意犹未尽,引人深思。
在细节描写上,则真正体现了魔幻情节的真实呈现。如第一个场景,“保洁员说:收废品。领导的身子定格,如播放录像突然卡了带子,只有一双眼睛骨碌碌看着保洁员。”这里用到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领导身体的静与眼睛的动,形成剧烈反差,呈现出一种三分幽默、七分诡异的奇异画面。“保洁员从领导的脚掌开始往上卷——发出嘎嘣嘎嘣的脆响,许是骨头碎裂的声音——直卷到脖子,领导的眼睛仍骨碌碌地看着保洁员。”这里则又加入视听结合的手法,尤其是“嘎嘣嘎嘣”的脆响,从魔幻的角度,是骨头碎裂的声音;从现实的角度,则是一张受潮发霉又晾干之后的陈年纸壳,卷起时的声音。
作者运用无比真实的细节,把荒诞的情节描绘出来,让人过目不忘触目惊心。更不用说第一次没卷整齐,“保洁员又打开卷筒,把领导的扁人形铺展在台上。”重新“一寸寸卷起,竖着卷筒在地板上墩了墩”,打开、铺展、卷起、竖着、墩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更将这个场景描绘得无比连贯真实。
越是真实,就越发诡异;越发诡异,就越能呈现出真实的深刻与力度。卷好了,“放进蛇皮袋,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离开”,则又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众人惊恐的目光”,既是现场旁观者的目光,也是读者的目光,两者合二为一。这个场景,不仅杀鸡给所有与会者看,更是给读者以及现实社会敲响警钟,呈现出更加广阔的现实意义。
一个“正义之神”,为何不寄托于钟馗济公孙悟空诸神,而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保洁员呢?这值得读者思量。记得红墨老师说过,小小说不能简单的写好人好事。同理,小小说也不能简单的写坏人坏事。如果这篇作品不是借了荒诞剧本这个壳,而是传统写法,本篇几个小故事可能就写不出新意,达不到现在这个效果。所以我们要坚持“双百”,追求陌生化,把小小说写得更刺激读者“味蕾”。小小说应该求新,让百花园里百花盛开。无疑,《人壳废品》是姹紫嫣红百花丛中,一朵带刺的玫瑰。
[作者简介]:张纪增,河北省廊坊大城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作家文摘》《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河北小小说》《天池小小说》《金山》等诸多报刊,小说散文曾多次获奖。小说集《你不知她有多可爱》将于年内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