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055
丰碑(一个共和国老兵的故事)
孙昌国

文章说的是四爷爷的故事,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和行文方便,我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四爷爷本名孙绪霈,1925年出生于今莱芜区和庄镇青石关村。1939年起,开始参加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历任儿童团长、共青团书记、识字班教导员,1942年,为了党的工作需要改名孙兆信,直到1955年转业回乡才又用回本名,特此说明。
——题记
1939年,刚过了十四周岁生日五个月的孙兆信,遵从父母之命,迎娶了新婚的妻子。在鲁中山区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个小家的到来,让这个年轻人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决心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然而,燕尔新婚的生活刚刚过去了五个月,驻扎在博山的伪汉奸伊来浩大队作为日本人侵略莱芜的前哨,派驻一个小队大约一个排的兵力进驻了青石关村。
作为当时村子里仅有的、几代人省吃俭用呕心沥血盖起来的三间青石到顶的海擎大房子,被汉奸队征用做了队部。年迈的爷爷被气得肺裂而去世,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被赶出家门,蜗居在了街边的厦子底下。随即,日本人进驻和庄,周围十几个村子的百姓们,自此开始了在日伪统治下暗无天日的生活。
国仇家恨的连续来袭,点燃了十五岁少年心里愤怒的火焰,恰好这时候淄川矿区的共产党人赵斌来村里发展党的地下组织,毫不犹豫地,孙兆信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从最初的探消息送情报,到后来的村自卫团团长,1940年到1944年,将近五年遭受日寇伪军横征暴敛、烧杀抢掠的生活,使年轻的孙兆信淬火成钢,迅速地成长了起来。终于在1944年的年底,盼来了八路军的部队,一举歼灭了祸害乡里的敌伪武装,解放了整个和庄。
村里的各级组织逐渐建立了起来,各种各样的组织活动也有声有色有章有序地铺展开来,本以为日子可以从此就太平无忧的乡里人,开始规划自己下一步的生活的时候,却又走了豺狼换上狗,国民党反动派如当年的鬼子一样,蛮不讲理地侵入了进来。
在一次我八路军夜袭敌人的战斗中,因为兵力悬殊,寡不敌众而退到了村子里。眼看着天就要放亮,再不及时撤出就危险了。这时的孙兆信,已经是具备了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老自卫团长了,毅然决然地,他点燃了山脚下自家的房屋,借着滚滚浓烟的掩盖,八路军安全地从山里全身而退,无一伤亡。而年轻气盛的自卫团长,也随手抄上一根扁担,随着队伍消失在了晨雾里。
想要把嘴里的饭吃安稳,想要把炕上的觉睡踏实,还得接着和敌人干。告别年迈的双亲,告别襁褓中的幼女,告别守空帷的娇妻,孙兆信下定决心要跟着正规部队走了。
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过蒙山、打费县,走临城、打滕县,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过上海、打舟山,走杭州、打福建,苦练杀敌本领,准备解放台湾……华东野战军8兵团24军70师210团1营1连战士孙兆信,一颗红心在胸,一支钢枪在手,从此书写开了人生篇章中最辉煌的一页。
1952年,正在福建沿海苦练渡海登陆,随时准备解放台湾的孙兆信和他的战友们,被一纸调令送上了北去的列车,吃喝拉撒睡全在车上,连续七八个昼夜的颠簸行驶,当列车的车门再次打开时,身穿大裤衩和背心的他们,被迎面的冷风吹得一个激灵。勉强穿上临时发下的长袖单军装之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军歌他们唱了三遍,便已然到了异国的土地,一直后悔于没能和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干一回的老兵,完成了打美国鬼子的夙愿。

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住着潮湿的猫耳洞,扛着被冻住了拉不开栓的枪,吃着炒面就着雪,这群最可爱的人,却愣是把美国人打到了谈判桌上。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955年,完成了在友邦的最后一次驻防任务,孙兆信和他的战友们原路返回,再次驻防福建。
九年的军旅生涯,弹指一挥间。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转业或者提干。电视剧《南下》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山东人有担当、有能力,在当时属于国统区的南方,是地方干部的第一选择。十五岁就参加了党的活动,又经过了九年军旅生涯血与火的考验,而立之年的孙兆信,显然是领导想挽留住的最合适人选。
但是,在那个年代特殊的政治氛围里,留下,就意味着要抛妻弃子,重新组合家庭,和老家的一切切断联系。这,又怎么可能做到呢:当初为了掩护部队撤退,放火烧了自家的房子,因为时间紧急,没来得及和家人道个别,九年了,老父亲额头的皱纹又多了吧,老娘满头的银丝哪一根不是对儿的牵挂呢;九年了,上有老下有小,难为缠着小脚的她了;九年了,吃奶的娃娃,也该比方桌子高了吧?九年了……自己出生入死,枪林弹雨的,不就是为了打出个天下太平,让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安度晚年,所有的家都团团圆圆,所有的儿女都能榻前尽孝吗?
于是,“领导问所欲,兆信不用尚书郎”,不假思索的,孙兆信选择了转业,扛上当初离家时带走的那根扁担,挑着对家的无限思念和向往,带着一纸转业证明,又回到了生养他的这个小村庄。
脱下军装换上老粗布,放下钢枪拿起镢头,身份转变了,不变的是一颗为党为民的心!从转业回乡到八十高龄的五十年里,孙兆信听党安排,扎根基层,历任村支部书记,村长,会计,甚至治丧委员,调解委员,每个岗位都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当初那个刚刚回家的四小子,也逐渐地变成了四哥、四叔,逐渐地从四大爷变成了四爷爷、四太爷。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孙兆信偏偏给老少爷们当了一辈子专断家务事的清官,久而久之,村里人遇到纠纷“找四爷说道说道”成了惯例。四爷,俨然活成了村里的道德标准。
行文至此,我觉得应该换回写作的人称了。首先请老爷子原谅,当初打算给他写点什么时,我是打算用无数的修饰词给他溢加赞美,把他刻画地无比高大的。但是,我最终没有做到。因为,老爷子太普通了,普通到用任何一个带有赞美的词汇修饰他都是亵渎。
是啊,从孟良崮连续七天急行军,一路打到长江边没睡一分钟,这是命令,不值得写;过了长江一个人带领一个班一天行军200里,顺带还俘虏了两个连的国民党残军,这是人民战争的必然结果,没什么好写的;在朝鲜零下四十度的气温里执行潜伏任务,一趴27个小时,等回到营地时军鞋和脚后跟粘在一起都冻掉了,这事又不是你一个人干的,写它干啥啊;回村以后,为了给村里拉电线,打机井,背着一袋子锅饼一壶水在泰安一熬就是一个礼拜,为乡亲们干了点小事,写出来那就是让人笑话啊。
看了电视上老兵张富清的事迹,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低调,但我记得老爷子也有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的全是立功的喜报和勋章,可是它们全部尘封在盒子里,尘封在他的记忆里,从来不曾向任何人炫耀。都说奉献,都说无私,戎马风雪一生,共和国的老兵们,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丰碑。
2019年,大阅兵的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又给颁发了纪念勋章,而在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之际,党和政府的关爱,以及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勋章也第一时间传递到了老兵的手里。出人意料的,每逢这时候的老爷子都很高调,兴致勃勃地戴在了脖子上,还让子孙们给他照相。老爷子说:我就是想告诉世人,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头子,我也想告诉党和国家,我们这些老头子也依然值得托付!
文章快结束的时候,搜集了一大堆高大上的语言,想用来做个完美的结束语,可还是觉得哪一句也不合适。最后想,还是让老爷子说几句吧,老爷子倒也没客气:我从十五岁为党做事,上战场打了九年仗,算是为国尽忠了;转业回家以后父母双亲活着食有粥穿有衣,去了能入土为安,这算尽孝。人活一辈子,能尽忠尽孝,可以了。
呵呵,不卑不亢,老爷子活的比我们潇洒!
2020年,96岁的老爷子无疾而终,走完了他平淡而又传奇的一生,在那场朴素而庄重的葬礼上,全村的父老乡亲自发送行的场面,也许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和定论了,这就是共和国老兵的人格魅力,也是这个国家从贫穷到富强的脊梁。
春天,在老爷子九十六岁生日的时候,我曾即兴做打油长诗一首,今儿拿出来做个结尾,愿老爷子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弱冠幼肩家初定,扁担支前沂蒙山。
兵事淮海横流渡,戎马东北战朝鲜。
功成身退归村野,诫己未敢辍勤勉。
帮乡扶亲几十载,诚纳感恩笑流言。
松龄绩世俏老叟,寿诞杏月映鹤颜。
耄耋无愧神容焕,自信人生二百年。
孙昌国,笔名大木,济南市莱芜区人,现居淄博市博山区。淄博市作协理事,济南市作协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
新闻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