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国有企业所处的融媒体环境不仅代表着技术的快速更迭,更是见证了人类社会信息交流方式的深刻变革。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在重塑信息的生产流程。曾经传统媒体所主导的“中心化”传播模式已被彻底颠覆,用户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已然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积极参与者。文字、图像、音视频之间能够实现毫无阻碍的转换,知识传播的模式也从以往的“长篇大论”迅速转向“短平快”。
当我们聚焦于国有企业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时,不得不承认,当前以碎片化阅读为主导的信息获取方式,促使短视频、弹幕等浅阅读模式成为广大群众更乐于接受的宣讲方式。传统的那种说教式宣讲,已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即时性需求。年轻一代群体对于“官方话语”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网络流行语与理论术语的融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兴媒体在拓展理论宣传普及传播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理论的思想深度,算法推荐甚至可能导致理论内容陷入“茧房化”的困境。在国有企业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探寻出一条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又契合群众实际需求的理论宣传普及新路径。
一、国有企业融媒体时代理论宣传普及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快速、多元、碎片化的特点。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被打破,用户可以在多个平台、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且能够随时参与信息的传播和互动。这对于国有企业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何将理论知识以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受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受众需求的变化
如今,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在国有企业的理论宣传普及中,受众希望能够看到与自身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以更加轻松、便捷的方式获取理论知识。同时,年轻一代受众对于传统的宣传方式和语言风格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宣传方式。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难度
国有企业的理论宣传普及不仅要让受众了解理论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理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工作场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受众真正理解和运用理论,成为了一个难题。
二、国有企业融媒体时代理论宣传普及的新机遇
(一)技术手段的丰富
融媒体时代为国有企业的理论宣传普及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可以打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受众更加直观地感受理论知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精准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宣传推送;利用智能语音技术,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二)传播渠道的拓展
融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理论宣传普及。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还可以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不同的传播渠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提高宣传效果。
(三)互动性的增强
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如知识竞赛、主题讨论、在线答疑等,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国有企业融媒体时代理论宣传普及的新路径
(一)创新内容形式
1. 故事化表达
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中,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传递理论,让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理解。例如,可以挖掘国有企业内部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他们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受众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可视化呈现
利用图表、动画、短视频等可视化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像和视频,降低受众的理解难度。例如,可以制作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动画短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相关的理论政策。
3. 个性化定制
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理论宣传内容。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了解受众的关注点和偏好,推送符合他们需求的信息,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优化传播渠道
1. 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及新媒体的便捷性和互动性,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可以在报纸、杂志上发布深度解读的理论文章,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推送简短易懂的理论摘要和相关的互动话题。
2. 打造自有传播平台
国有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传播平台,形成稳定的宣传阵地。通过持续发布高质量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提高自身的传播影响力。
3. 加强与外部平台的合作
与主流媒体、知名网站、社交媒体等外部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他们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范围。例如,可以与知名的财经媒体合作,发布关于国有企业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
(三)加强互动交流
1. 开展线上互动活动
通过举办线上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在线直播等活动,吸引受众参与,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及时回复受众的留言和评论,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2. 组织线下交流活动
定期组织线下的理论学习研讨会、座谈会、培训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内部的业务骨干进行讲解和交流,为受众提供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3. 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受众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受众对理论宣传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结果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宣传效果。
(四)强化队伍建设
1.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理论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学习和掌握融媒体时代的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2. 组建多元化团队
组建一支由理论专家、业务骨干、新媒体运营人员等组成的多元化团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共同做好理论宣传普及工作。
3. 引入外部智力支持
邀请外部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为国有企业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五)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
1. 案例教学
收集和整理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受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实践体验
组织受众到国有企业的生产一线、研发基地等实地参观和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3. 问题导向
针对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受众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国有企业融媒体时代,理论宣传普及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优化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和互动方式,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开创国有企业理论宣传普及工作的新局面,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