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5期讲义
宁静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什么是“幺篇”?
在散曲中,幺篇是指与前一曲调格律基本相同的重复部分,通常紧接在正曲之后,也写作“么篇”“么”等。其作用是进一步深化内容、加强情感表达,同时使音乐旋律得到重复和延续,增强作品的整体感和节奏感。
2.什么是“换头”?
换头是散曲中的一种创作手法,一般出现在幺篇中。是指幺篇的开头部分(通常为首句)在格律、句式、字数等方面与正曲的开头有所变化,而后面的部分则与正曲保持大致相同。换头能在保持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开头的变化给曲子带来新的节奏和韵味,增加音乐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在〔正宫·小梁州〕中,其幺篇属于“换头”的情况。
一般来说,散曲的幺篇大多与前一曲调格律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换头”。〔正宫·小梁州〕的幺篇就是典型的换头,其首句格律与正曲首句不同,在字数、句式等方面有变化,后面部分则与正曲保持大致一致。如贯云石的《正宫·小梁州·秋》,正曲首句“芙蓉映水菊花黄”,幺篇首句“雷峰塔畔登高望”,字数相同但平仄等格律有别。这是散曲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通过这种变化增加了曲子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二、散曲知识拓展
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维吾尔族。祖父为元朝开国大将阿里海涯,父亲贯只哥。他自幼文武双全,20岁袭父爵任两淮万户达鲁花赤,后让爵于弟,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不久辞官隐于杭州。自号“酸斋”“芦花道人”,与徐再思并称“酸甜乐府”。其散曲风格豪放清俊,存小令七十余首,套数八套,对“海盐腔”发展有贡献。
贯云石散曲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如《双调·殿前欢》展现出豪迈不羁的气概;也有清新自然的作品,像《正宫·小梁州·春》描绘出春日的明丽,给人以清新之感。
语言明快:善用口语、俗语,明白如话却韵味十足,通俗易懂又不失艺术价值,如《南吕·一枝花·离闷》中的语言表达直抒胸臆。
手法丰富: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生动形象,如以“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将新月比作金钩,形象地描绘出新月的形态。
三、经典曲例赏析
1.〔正宫·小梁州〕春赏析
1)原文:〔正宫·小梁州〕春
贯云石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幺]宜晴宜雨宜阴阳,比西施淡抹浓妆。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妨。
2)赏析
内容意境
整体画面:此曲描绘的是杭州西湖的春景。开篇“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春风拂过,花草飘香,垂杨下系着马,勾勒出一幅闲适悠然的春日图景。接着“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展现了桃花嫣红、柳丝翠绿,与池塘相互映衬的美景,突出西湖春天的明媚艳丽,令人赏心悦目。
意境营造:作者通过对春风、花草、垂杨、桃柳、池塘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明快、热烈且充满活力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西湖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迷人魅力。
写作手法
化用诗句:作者巧妙地化用了杜甫《绝句二首》其一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的诗句,如化用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加深了人们对春天的印象,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西湖春景的诗意。
色彩搭配:“桃红柳绿映池塘”一句中,“桃红”与“柳绿”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以艳丽的色彩描绘出西湖春天的绚丽多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动静结合:春风、花草的香气是动态的感受,而系在垂杨下的马、桃红柳绿映池塘的画面则是静态的,动静相衬,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
情感表达
对自然的喜爱:作者细腻地描绘西湖春景的美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西湖春天的由衷喜爱与赞美之情,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
闲适的心境:在描绘春景的过程中,也透露出作者闲适悠然的心境。他陶醉于西湖的春光之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反映出一种远离尘嚣、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
总之,这首小令篇幅短小精悍,文笔轻松流畅,所写景物富有季节特征,将西湖春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元散曲中的佳作。
2.〔正宫·小梁州〕秋赏析
1)原文
〔正宫·小梁州〕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赏析:
内容画面
近景描绘:“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描绘出芙蓉与湖水相映,岸上菊花金黄,枯荷下鹭鸶隐藏的画面,展现出西湖秋天独特的景色,色彩丰富且富有生机。
远景勾勒:“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作者站在雷峰塔畔远望,钱塘江浩渺无垠,江水奔腾,给人一种壮阔的视觉感受,将视野从西湖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
天空之景:“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描绘了天空中斜挂的新月和三两行南飞的大雁,营造出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秋意的萧瑟。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如“枯荷叶底鹭鸶藏”是静景,“金风荡,飘动桂枝香”中的风动桂香是动景,动静相衬,使画面鲜活生动。“湖水清”是静,“江潮漾”是动,动静交织,让西湖秋景更具生命力。
色彩运用:“芙蓉映水菊花黄”中芙蓉的粉红、菊花的金黄、荷叶的枯褐等,多种色彩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西湖秋景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视角转换:先写近景的芙蓉、菊花、枯荷等,接着“雷峰塔畔登高望”转换为远景,从俯视细察变为放眼纵览,最后“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又将视角转向天空,由近及远,层次分明。
情感表达
对自然的热爱:作者细致地描绘西湖秋天的美景,展现了对西湖自然风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他眼中,西湖的秋天充满魅力,令人陶醉。
豁达的心境:作品中没有常见的悲秋情绪,而是通过描绘开阔、清朗的秋景,展现出作者淡泊名利、飘然出世的心胸,反映出他开朗、豪放的心境。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5期作业
宁静 日月出题
一、要求:
1.以“珠算”为题制曲。题目格式为〔正宫·小梁州〕珠算
2.韵部自选;
3.韵依《中原音韵》。
二、曲谱
〔正宫·小梁州〕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幺〕×平仄仄平平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去△,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注意事项
此曲又名《小凉州》,平仄通叶。
四、曲例:
1.〔正宫·小梁州〕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2.〔正宫·小梁州〕春
贯云石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幺]宜晴宜雨宜阴阳,比西施淡抹浓妆。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妨。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ד;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5次作业:
投稿作者:宁静、汪凤森、根生厚福、李凤英、李广恒、骆杰英、段志军、潘如琴、赵偲含、大橘为重、朱澎涛、青青子衿
1〔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宁静
千年智慧宛明珠,世界都殊。清声脆响算加除,一堆数,转瞬拨拉出。〔幺〕(旧时候)人因此技招人慕,帐房高位有前途。衙署邀,商人雇。全家(老小)吃饭,总算是忧无。
2〔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汪凤森
山河作子地为盘,满腹倪端。深谋远虑慧心抟,心机算,巧手弄珠欢。〔幺〕五湖四海盘中算,运筹帷幄戴高冠。九万元,三千贯,十全归一,胜过老隍官。
3〔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千年技艺若神符,韵里藏书。噼声响拨算乘除,凭君悟,珠动数归庐。〔幺〕往昔岁月皆称慕,掌钱粮细务堪图。店铺求,官衙顾。全家生度,生计不心孤。
4〔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李凤英
源于东汉绽明珠,智慧之初。长盘短档数中储,横梁处,上下算加除。〔幺〕以前靠此才名著,算盈亏准确无疏。商贾迎,豪门雇,千秋功绩,文化韵藏书。
5〔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 李广恒
精深神算绽奇葩,巧智堪夸。竹筹穿档绽芳华。横梁架,上下计无差。〔幺〕归除口诀心中挂,任繁难百算皆佳。帳目清,收支化,驰名天下,传世耀中华。
6〔正宫·小梁州〕珠算(中原音韵 皆 来)
文/骆杰英
算盘一响记钱财,数看珠来。弄明口块记于怀,乘除能,加减握全齐。[幺]三珠并列排方百,三除三得一无歪。学会加,乘除解,乘千除万,算亿也无差。
7[正宫·小梁州]珠算(中原音韵·江阳韵)
文/段志军
指头一动响声扬,乌黑生光。高人点拨出奇方,珠盘上,氦弹指天仓。(玄)兴邦妙算鸿图强,富家财计细心防。大斗盛,毫升量,来时方长,加减两眉商。
8【正宫•小梁州】 珠 算
文/潘如琴
指尖轻快脆声扬,玉润珠光。巧飞奏响演词章,珠盘上,风月变迁忙。(幺)理财智计争锋恙,减除成算策无央。细数来,精衡状,年华悠远,盈耗尽皆凉。
9[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赵偲含
圆珠上下满盘悠,出入全收。长方寸地指间勾。乾坤手,大德筑高楼。(幺)如今数据云端佑,愿神州宝器长留。帛锦多,钱财厚,真情依旧,百事尽能筹。
10[正宫·小梁州]珠算(中原音韵·江阳韵)
文/大橘为重
珠心算计指尖扬,妙算流芳。乘除数据汇心房,珠盘上,玉指说经商。(幺)云盘网络如今强,眼前头痛细心防。数据新,珠盘藏,来时方长,世上理家忙。
11【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朱澎涛
圆圆墨玉筑方城,算尽亏盈。 指尖上下响声鸣,珠儿碰,商海显公平。 [幺]今朝电脑乾坤定,键盘敲立马完成。 今古同,辉煌映,珠盘陈列,莫要叹前生。
12〔正宫·小梁州〕.珠算
文/青青子衿
噼啪清脆响悠长,上下框梁,珠儿串串手心忙。收支帐,(乘除)加减记周详[幺]农夫贩贾皆通畅,乃乾坤(天)地玉盘藏。智慧深,千秋漾。非遗文化,(中华)国粹永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