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之茶,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刘全新‖诵读:晓芳
一场春雪,覆盖了光山县自淮兄弟的山中茅屋,当然也覆盖了东岳寺山的山林和久盼甘霖的东岳寺茶园。好及时的一场春雪啊,大别山的万千茶园,可是要抖起精神,铆足劲头,甩开膀子演绎它的春生春长了。刘自淮好像有点儿小激动,站在院子里,卡着腰,对着前面山坡上雪花薄盖的茶园,高声大气地唱道:“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头......”嗨,这个“茶痴”,把他心爱的茶园当成他心爱的“妹妹”了。
这些年来,我在喝茶上,偏爱绿茶多一些,进一步地说,是喝信阳毛尖茶多一些,再说白一点,是对光山县刘自淮家的毛尖茶,情有独钟。当然,不光我这样,光山县白鲨针布公司的张总也是这样。那个公司,可是把纺织针布质量做到世界前三的企业,是可以在中国、在世界针布行业里制定标准的企业。我喜欢刘自淮的茶,也只是把朋友请来,喝上几口,炫耀一番罢了。而张总可是有点儿“小疯狂”,把刘自淮的“淮之南”毛尖,作为精美的礼品,送给全中国、全世界所有同“白鲨针布”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在东南亚,在非洲,在欧洲,白鲨针布的足迹所到之处,就会有刘自淮的“淮之南”毛尖茶。
张总何来如此足的底气,来认定“淮之南”毛尖是好茶呢?除了他自己品尝,“货比三家”之外,他还常常住到刘自淮的茶山上,非常清楚刘自淮种茶、制茶的“四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不喷助长剂。茶园的肥料用农家肥,茶园里的杂草用人工割,茶园大多在向阳山坡上,而茶园的背面是波光粼粼的泼河水库,茶园的生长条件,正如《茶经》所说的,生于烂石,阳崖阴林,妥妥的一片得天独厚的茶之地也。
我和自淮一起去附近其他人的茶园里走访过,品那家的明前茶,味道、口感,都稍差点。自淮和他们都很熟,那老板无奈地说道:“我要是有你那样的茶园条件,也一样能弄出上品好茶来的。”
光山县出好茶,由来已久矣。“茶圣”陆羽在唐代写出的《茶经》就明确记载,淮南茶,光州上。所以,光山、潢川、商城、新县这一带出好茶,不光有世世代代的茶农传承下来的智慧、经验和技术,还有其“茶生烂石”之地利,实乃上天之眷顾也。
茶之上品,少之又少,从来如此。而遇上好茶,不仅是缘分,还需要一颗懂茶、惜茶、爱茶的敬畏之心,在品味中,寻找那一份儿清静,追求那一份儿淡泊,正像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所唱的: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
清明之节气就要来了,我的梦萦又向光山,朦胧中,月梢头,和“淮之南”新茶,在那灯火阑珊处,愉悦相会。

水调歌头·光山毛尖茶
烟雨清明霁,
四月意阑珊。
茶农节季辛苦,
只等这几天。
山上嫩芽初引,
山下蛙声一片,
盼的是丰年。
毛尖赋神韵,
香自大别山。
三更忙,
五更拣,
不夜眠。
杀青烘叶,
焙炒揉捻理香干。
回望淮南古道,
上品光州千载,
陆羽道新传。
薄汗采茶女,
玉液润人间。

【作者简介】刘全新,1955年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2016年12月在平顶山市委办公室调研员岗位上退休。退休后,常写一些散文、游记等,以社会生活反映时代,以平凡之事记录人生。

【主播简介】郭晓芳,河南省朗诵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快乐,愿在声音里修行,在朗诵中找到更高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