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酢浆草
文/李广昌
早饭后,我漫步在章江河边,忽然在老枫杨树下,看见那里涌现出一片红绿相间的桃色云霞。仔细一看,原来是南美洲远道而来的红花酢浆草。这株多年生草本植物,三枚心形复叶托着数朵伞状花序,宛如孩子踮起脚尖擎起的小阳伞。淡红色花瓣薄如蝉翼,脉络中透着半透明的光泽,每片花瓣都朝着不同方向舒展,仿佛在与春风低语。
红花酢浆草属于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原产于南美洲,现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这位“外来媳妇”已经在我国深深扎根,安居乐业了。红花酢浆草的三出复叶较大,味酸似醋,因此别名有铜锤草、大叶酢浆草、三夹莲、大酸味草等;又因其暮色降临时,整个花簇收拢成羞涩的花蕾,待云破日出时,五片花瓣便同时舒展,将花蕊里的花粉,全捧给前来造访的蜜蜂,所以又有“隔夜合”的美名。
民间的老人喜欢采摘其干净的嫩叶,开水烫后,炒食、做汤或凉拌,是一道不错的绿色美食。
《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华本草》记载,红花酢浆草味酸,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解毒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水泻、痢疾、肾盂肾炎、水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牙痛、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痔疮、烫火伤等疾病。
民间多用红花酢浆草伴酒糟捣烂,包敷患处,治疗跌打损伤;治扁桃体炎则用米泔水洗净红花酢浆草,然后捣烂取汁,调蜜糖服用;用鲜红花酢浆草和蜜一起捣烂,外敷患处治疗蛇头疔(俗称“烂蛇指头”)。
红花酢浆草的根具有清热、平肝、定惊的作用,用于治疗小儿急惊风、小儿肝热、骨蒸等疾病。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用其制成的红花酢浆草浓缩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然而,因其性寒且具有散瘀作用,所以孕妇禁服。
春分的太阳正慢慢游走在蔚蓝的天空中,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有点让人热不可耐,该回家了!我的目光随着脚步,缓缓地从红花酢浆草身上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