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名校 蓄力前行
——淄川中学初中部赴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参观学习心得

2025年3月19日-20日,淄川中学党委书记王明胜带队初中部一行9人赴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参观学习。
老师们通过入班听课、参观校园、课间观操、聆听报告等方式,学习“三学六段”课堂教学模式、观摩学校品牌展板、观赏阳光大课间与校园文化、学习借鉴一系列管理评价办法,感悟良多,收获满满。

走进青岛城阳区实验中学,“四个一”工程为家校合作注入全新解法:以“开放月”打破围墙让教育透明可见,借“调查问卷”精准捕捉双向诉求,用“主题家长会”搭建平等对话空间,凭每周一的“定制家访”实现个性化情感联结。四项活动环环相扣,将单向传达转为双向奔赴,在破解信息差、需求错位等痛点中,悄然完成从“各自为战”到“理念共生”的质变。这种将程序性动作转化为共识生成机制的设计智慧,为家校协同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坐标系,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孙翠芳)

城阳实验中学通过全面贯彻实施“十个一”工程,引领学生多层次发展。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学生发展观,打造德育特色品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生发展平台,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校风、班风建设。细化班级量化标准,严格落实日常量化,以量化促公平、以量化促学生发展。(李丹)

本次去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的学习,我收获颇丰。踏进校园,我就被干净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深深吸引。随后聆听了一节扎实高效的数学课,“三学六段”的课堂教学特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花里胡哨,老师实实在在地教,学生认真专注地学,得到了在场所有老师们的赞叹。今后,我们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方面要多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韩萍)

我观摩了一节八年级数学课。课堂上,学案导学模式,让学习路径清晰明了,师生互动有效,整堂课是高效与和谐的完美结合。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无论是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还是师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文化底蕴。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等,不仅为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于芳)

王璐瑶老师出示了新授课《一元一次方程组》。整节课流畅自然,步步落实到位。学生会学会听,教师适时点拨,及时评价。下一步,我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预习,听讲,练习等多方面,运用集体的、个体的多种交流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深层次和严谨性、解题的规范性等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王娟)

辛纬国书记倡导“适润教育”,我理解的“润”字就是在静中慢慢滋润,浸润,就是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上,要走进学生内心,关注学生需求,尊重学生差异。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对学生要注重启发与引导,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细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让教育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焰。(沈颖)

很幸运,聆听了辛纬国书记的精彩报告。对其建立“优势思维、有解思维、福祸转化”的思维模式深有感触。辛书记善于从劣势中寻找优势,从问题中寻找机遇。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历史积淀,不断寻找突破口与出路,不断实现学校的“蝶变”与提升。管理学校如此,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亦当如此。面对学生要耐心一点,用心去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寻找学生身上的优势,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适性扬才,坚持“深信定律”,相信“相信的力量”,才能浸润学生求知、温润学生心灵、润育学生健康成长。(王延翠)

通过参观学习,我的感悟是:要对标名校,立足学校实际,积极主动征求家长意见,分析存在的症结,以有解思维来破解瓶颈,建章立制,重视教研组与班教组建设,同向同行,形成学校治理体系。抓管理,采用扁平式管理模式;抓评价,形成“教——研——评”一体化评价模式。采取名师引领带动,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大力培养骨干教师。打造学校“德育建设”“家校共育”“诗词吟诵”等特色品牌,锚定目标,持续跟进,不断进步。(李宗涛)

春分至,万物生。我们将坚定发展信心,凝神聚力,挖潜赋能,努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勇于开创新的局面。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