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先生这半个月新作及昔年旧稿
五律•天上(与康媛媛女士飞皖,兼谢庆来、国刚、志超、安明诸兄)(三月十一日,周二)
过客俯灯宵,青山飘片纸。
天支我太高,事践风成侈。
叩古在经年,怜奇多拜史。
云飞忽列潮,月薄清如水。
注:“践”,依循、顺着。“侈”,过分、过度。
七律•访李鸿章故居,兼谢康媛媛女士亦往(三月十二日、周三)
才识过焉悲不妨,为倾大厦守扶忙。
辞家奉旨名头愤,败国经年血字狂。
拔济人心思剑气,裱糊匠手作文章。
盖棺难定须重定,其负大舟无力当!
注:“才识过”,取自梁启超《李鸿章传》中“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过”句。“名头”,由头、名义。“拔济”,佛教语,指济度、亦泛指拯救。“裱糊匠”,李曾把清朝比作“破屋”,自嘲己为“裱糊匠”。“其负大舟”,取自毛泽东青年时期《讲堂录》中所评李鸿章“其负大舟也无力”句。
五律•与康媛媛女士谒包公祠,敬和包拯〈书端州郡斋壁〉(三月十三日,周四)
兴亡千古事,担责孰当谋?
治乱承平日,能贪腐是钩。
民生焉懈怠,史录谅存愁。
天下包公梦,醒之我者羞!
注:“醒”,可平声、青韵。“谅”,同本义“信”。
附:
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原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五律•归渝飞途中(三月十六日,周日)
顺江清碧下,日照散融融。
光讶云泥异,势吞手眼空。
连山衔日影,扑雾显航功。
佳气开春俏,天行劲壮风!
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
七律•随洪平、熊珍渝、杨宏、祝金荣、万亚西、李毅之、老冯等赴潼南(三月十八日,周二)
一到花开覆了春,步中嗨是自由人。
鹅黄油菜坡都旺,葱绿仙山道也新。
听辙多窥长院落,交朋莫负老同仁。
踏青时节开怀后,醉坐郊原效古巡。
注:“覆”,本义为翻转。
五律•春分晴好,与妻渝北郊行,小岳接送,省却自驾之劳(孤雁格)(三月二十日,周四)
挂晓曳花春,香澄万处醺。
车低言已懒,眼拙日淘勤。
卅里疏烟景,双江细水纹。
绒衫遮不住,一袖便挥云。
七律•广东成岱兄寄示〈祭母三章〉,迟复为歉(三月廿一日,周五)
人间若久凄凄忆,似被风霜过一刀。
继烛乾坤必思母,经时儿女再添毫。
玉摧岂止文星贵,仙逝当收鹤翅高。
因夜情深知有我,慰兄渍墨伴长熬。
注:“继烛”,一支接一支地点燃蜡烛。“玉摧”,喻贤人逝世。
昔年旧作:
七律•吟中手机频频通话相扰,随议旗枪茶于友人间
讨诗戏说请娱茶,
偏要招牌老到家。
滤浊分杯腹调小,泡清汲我瓮空奢。
香忘一嗅前心劲,
浓在多挑首色芽。
况又春风同入盏,
教吾手快浸山霞。
注:“旗枪茶”,指茶树新嫩芽头,每个芽头包含一片芽头和两片嫩叶,形状如旗帜和枪矛,因此得名,或称“枪芽茶”。“娱”,古汉语中之使动词,使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