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桑恒昌作品
☘️《明湖九帖》
一
柔柔的湖水
依在傲岸的胸前
鱼儿游来
抢走几句
一只饥鸟
破空而下
翅翎间挂满
料峭的风寒
二
太阳来这里
寻找月亮
月亮来这里
等待太阳
日日夜夜
浸在泪里
我也有
满满的一湖泪呀
化作云翻身落下的是它
结成冰终又融化的是它
噙着咬着吞着的是它
再也坚持不住的也是它
三
我站在阳光里
你站在我的影子里
我的影子也变成彩色
而且有了你的体温
我的眼睛,一杯杯
饮你的目光
你的瞳仁,一根根
染我的白发
深冬的凛冽
在我们身边
返老还童
成学步的春风
四
左桨问右桨
走不走
右桨问左桨
怎样走
湖上
一朵睡莲
四只调皮的手
撩逗水花
唯愿这样
磨穿船底
五
你仰脸
我用蓝天读你的沧海
你低头
我用湖水读你的桑田
你平视
我用婆裟读你的灵魂
真想掬粼粼细浪
塑一个你
你俯身照影的湖面
明年会游来
一枝红荷
六
唇是精神病房的大门
怎敢轻启
怕冷不防跑出来
那个疯汉
只得说些闲话
你也爱吃零食吗
我最爱吃的
一个名字
七
我说,你是侵略者
夜夜在我的梦里登陆
你说我是江洋大盗
把你的梦全盗走了
八
分手时你的眼
一潮,我的心
湿透了,而且有
滴水成冰的感觉
合上眼睛
你就翩然而至
从此无缘相见
何惧作个盲人
九
思念点亮
满天星斗
无论涂了多厚的云翳
都一颗不少地
灼灼
通宵
一枚一枚采下
铆成誓约
再一字一句
轻轻轻轻地
读给你
❊ ❊ ❊ ❊ ❊ ❊
爱是生命美是灵魂的交响诗
--拜读桑恒昌《明湖九帖》联想
王传华
拜读意象语言大师桑恒昌先生的新作
《明湖九帖》,首先让我联想到的是他对诗歌解释的两句名言:
爱,是诗的生命
美,是诗的灵魂
【由此,我引申两句:爱,是人的生命;美,是人的灵魂。】--恒昌先生的《明湖九帖》,在这里作了权威的爱与美同诗歌、同人之生命与灵魂交响的本体注释和渊源见证。
《明湖九帖》,又让我联想到“齐烟九点”的典故,那是站在千佛山顶北望黄河由西向东依次九座小山的画图,是历史岁月的爱与人文景观的美 交辉而成的。-这兴许是引发诗人写“九帖”的一个初因吧。总体看,这借明湖水的表象写“九帖”的诗歌意象,诗人好似写给一位情人的,也仿佛寄意给仙妻的,更像是赠给一位老友的......总之,他是写给自己的,写给诗人的,写给诗歌的,也是写给所有人的。诗人之所以借“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郭沫若 题历下亭 联句)的大明湖而抒胸臆,因为它是济南市的一张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名片,它容纳了来自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王府池子曲水河,以及百花洲的众多水脉--这善水之爱既不争而又美的修德,它含蓄着诸多“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陪李百海宴历下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妙景无论叹物还是咏志,都具有仁爱、善美的典型意义。故而,《明湖九帖》,也便自然而然地赋予了人文与自然爱与美的经典意义。
诗的第一帖,诗人看到的是爱与美产生的背景,或称作环境,是残缺不全的,也是裹挟着“料峭风寒”的;第二帖,诗人以感伤的笔触,勾画了爱与美的培育,是在日月轮回的疼痛里,用“明湖”春夏秋冬、雨雪冰冻的泪水洗濯的;第三帖,生命的爱与灵魂美的契约,是在不断地与命运拼搏、碰撞、磨合的过程中踽踽行走着的,才终至长成如下的超度风景:
深冬的凛冽
在我们身边
返老还童
成学步的春风
不断成长的
第四帖,是明志,是爱与美交辉合力所形成的生命的佛性境象,及其坚韧恒亘的能动力:
湖上
一朵睡莲
四只调皮的手
撩逗水花
唯愿这样
磨穿船底
第五帖,抒发了爱与美互惠、互动、互补、互利、互赠、共赢的道象之真及其向往的“红荷”的佛心道象之情。
第六第七帖,人之命与诗之魂——这爱与美,互诉衷肠的心灵独白,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说,你是侵略者
夜夜在我的梦里登陆
你说我是江洋大盗
把你的梦全盗走了
——诗人用极其强烈刺激的反证法,把爱与美的互惠关系、生死之恋,写到了极致。
第八帖,是一种设想:道出了诗与人的生命的爱与灵魂的美,一旦绝裂,抑或对峙、相抵不存在了,会出现的可怕后果。
第九帖,是结论,也是新的立题。
思念点亮
满天星斗
无论涂了多厚的云翳
都一颗不少地
灼灼
通宵
一枚一枚采下
铆成誓约
再一字一句
轻轻轻轻地
读给你
满天星斗
无论涂了多厚的云翳
都一颗不少地
灼灼
通宵
一枚一枚采下
铆成誓约
再一字一句
轻轻轻轻地
读给你
——是的,诗人和诗,天同地,他与她,拥有了生命爱与灵魂美的誓约,就拥有了天籁之灵光,就获得了向世界发声的许可证。
2025年1月23日
温哥华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