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
王慧仙
在电视讲座中,我有幸目睹张玉德老师绘制工笔画的玉兰花。他生动地描绘道:“玉兰花的纯洁与高雅,使之不与百花争艳,亦不招惹蜜蜂、蝴蝶狂舞。它不选择在温暖宜人的暮春绽放,而是在冷雨中傲然挺立,于寒风中热烈盛开。无论高悬于枝头,还是飘落至地面,它始终保持着纯净无瑕的风姿,即便埋入泥土,也依旧洁白如初……”此外,玉兰花还象征着男女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寓意着对有恩于己的人心怀感激,知恩图报。自那时起,我便渴望亲眼目睹真实的玉兰花。
刚到上海那年,初春时节,我见到光秃秃的树枝上冒出了许多毛茸茸、形似蚕蛹的小包。没过几天,这些小包逐渐长成了含苞待放的花蕾。我心中好奇,想问旁人“这是什么树?”但又担心被人嘲笑为“乡巴佬”,终究没敢开口。回到家后,我向儿媳妇询问,她答道:“那是玉兰花,是上海的市花,西北地区没有吗?”“确实没见过真正的玉兰,或许有,只是我没留意到。”
在我的期盼中,花蕾缓缓绽放,伸展出一瓣瓣雪白或紫红的花瓣。一朵朵在枝头傲然绽放。没过几天,一簇簇碗口大的花朵便挤满了每棵树枝的空间。盛开时,厚厚的花瓣向四周伸展,花心向上,白的素雅淡裹,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皎洁;紫的花瓣外边深紫,里边洁白,根部紫红,边缘淡白,显得艳而不俗,丽而不媚。同样是昂首挺胸,凋谢时,一片片花瓣飘落地面,或许是因其厚实,宛如陶瓷小勺子静静躺在草坪上、泥土上,几天过去也不曾被污染。白的依旧洁白,紫的依旧清雅,仿佛刚从清水中洗涤而出,白如雪,紫如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玉兰花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人们常用荷花赞美高尚的情怀,而我却认为玉兰花亦是如此。它不仅带来美的享受,更有那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玉兰花先是洁白的花朵绽放,待到花瓣全部凋零,枝干上又冒出了许多形似蚕蛹的毛茸茸小芽。我原以为它们会再次绽放,于是天天前去观察。然而,这次从毛茸茸的外衣中探出的并非花朵,而是与花形相似的簇簇绿色叶片,点缀满了枝头。紫色的花相较于白色的花开得稍晚,当花瓣尚未完全凋谢时,一簇簇绿叶便已舒展开来,仿佛是为了衬托花朵的美丽而争相从那毛茸茸的外衣中伸展出来。
随后,我又发现了几株黄色的玉兰花树,正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显得既宁静素雅,又高贵神秘,已然吸引了不少观赏者的目光。从人们的议论中得知,黄色的玉兰花似乎颇为罕见,我猜测它们与紫色的同类相似,在花朵尚未凋谢之际,叶子便会迫不及待地前来陪衬,为淡雅的黄玉兰增添一抹绿意。
我回忆起张玉德老师所绘的工笔画紫玉兰花,其逼真程度宛如真实的紫色玉兰花。他观察得极为细致,工笔画技艺精湛,将观者带入了对真实玉兰花的深切渴望与理想境界之中。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