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的古村落卧云铺
侯文君
村志记载,明朝永乐年间,王家始祖石匠的王三栗自河北枣强逃荒到莱芜、章丘、博山三界山之阳,青睐此处十八行子的遍地石头,遂石筑房屋,开始建村。后来刘等五姓逐渐融入,就演变成当今济南市莱芜区茶叶口镇卧云铺村了。村名也有缘由,就是此处山峰屹峙,高耸入云,海拔过700米,而且云雾常常如同云海簇拥,铺天盖地,就叫卧云铺村了,村子古朴悠久。
最叫人震撼的是这里石头的海洋,至今村中还保存有完好的明朝和清朝年间的民居和三个古石臼。不必说座山的群山逶迤,峰峦叠嶂;不必说巉岩的崚嶒险峻,力拔山兮;也不必说各种石头的奇形怪状,随意想象;单是村舍建筑的凝重、厚道、沉稳、古朴、典雅、庄严就叫人流连忘返。石头的村落组合层层叠叠,由低及高,错落有致,此呼彼应,纵横排列。尤其是这里的石头匠心天成,人工砌成的屋墙犹如有着石雕一样的整齐、规范和惊喜。而且不同屋顶、异样门窗、杂色造型都给人以百看不厌的景区感受,而且它们就横亘在山腰云层。有时紧密团结,但不臃肿肥胖,显示的就是村落的古老厚重和韵律十足,耐人寻味。村落中树木明显稀疏,不见高大乔木,只望山上苍松翠拍小片掩映,但更多的还是石岩裸露。
清朝年间闫家大院的二层小楼也是独眼出群,石墙齐整,灰泥抹缝,拱券门窗,尖顶覆盖,历经百年,依然坚如磐石。而刘家大院二层楼南侧的石胡同台阶也是一景,棱角分明的屋墙刀劈斧削,直上直下,斩钉截铁,夹杂的石级却又排列有序,高低错落,尽显沧桑。盆景矮矮,细树萧萧,木杆节节,又显农村气息井然,石头巍峨得连鸡狗都不见涉足,大概有兔子吧?甚至以前也有过狼和貔狐,这就是久远的历史风范了。农家小院石门楼非常精致,包括贴着对联的木质大门,反而显出石壁的典雅古朴和惹人怜爱。村民的辛勤劳动巧夺天工,用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座座山巅幽灵,而且幢幢房舍的精美图案循规蹈矩,清奇、倔犟、傲然、卓立,这里也就实在出类拔萃得鹤立鸡群,实在是不平凡了。
早年说的是一姓一井一碾子,就是说一个姓氏共同吃一个井里的水,共同使用一个碾子磨粮食,外姓人家是不能使用的。而今王家井犹在,清泉汩汩,清澈甘甜,旱不枯,涝不漾。三面石墙围堵,规范整齐,一面对外开放,还是石头的天地,更显铁壁铜墙。王家大院门前的石碾溜滑圆润,旁边的道路也是泥石伸展,干脆利落。村中的石楼石房子木门却羞涩地藏在石墙壁洞,而木窗在显摆地对外开放,石拱石墙就衬托得更加条理井然,布局大方。卧云铺村新建的南山瞭望台方形石料造型,典雅别致,宛如城墙,三叠拱券石门,可俯瞰全村面貌。卧云铺村是不折不扣的石头村,慕名前来的探访者无不对此赞叹不已:风景这边独特
非但如此,卧云铺村得历史文化也非常深厚。莱芜与博山交界处的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段,那可是战国的石头防御体系,起点是卧云铺村东山,止点为博山双堆山南崖,是我国现存准确遗址可考且年代最早的长城文化遗产,全长1742米。2019年6月部分修复,2001年6月,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中建有龙王庙一处,它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观音殿一座,用于祈求平等,平安吉祥,消灾解难,健康长寿,子孙兴旺,财源广进。而且石头建筑也是体型玲珑,却气度轩昂。村中现存古碑数通,尤以光绪年间的石碑价值最高,记载了自光绪三年至二十八年村子的历史及发展。别的碑文内容很接地气,或禁止赌博,或禁止滥砍树木,或禁止偷盗,或禁止窝藏匪寇,或重修关帝庙等等。其中的戒赌碑可谓早期的村规民约,内云清朝光绪年间,村民沾染赌博恶习,聚赌不舍昼夜,多户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偷盗抢劫时有发生,因赌斗殴,险出人命。村中族人闫文智、王振太等召集全村民众商议,制定禁赌禁偷律条,并立碑劝诫,警示时人。此举有效遏制了赌博盗窃之风,民风日趋好转,以致清明。
这里也是块红色的土地。1939年9月,《泰山时报》是泰莱地区最早的一份党报,也是《泰山日报》的前身。报社社长由地委宣传部长兼任,主要由高启云负责。由于形势紧张,报社多次辗转地点办报,卧云铺村就是当时一秘密工作点。经理部负责经费筹措,机械、纸张、印油、石印板的采购,接送稿件出版,还承担着战时邮局的工作。1944年9月出刊《终结号》,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泰山时报》经理部旧址为二层小石楼,现为红色传承教育基地,也是浑然天成的石墙,石阶石蹬依然坚固无比。这就是植根人民的坚固基石,也是共产党昌盛不衰的动力源泉。
2020年12月,卧云铺村被命名为2020年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旅游特色村。2021年4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被命名为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3A景区村。2016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这里不失为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大家不妨一游。
作者简介:
侯文君 山东沂源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写作题材多样:曾在《语文报》、《读写月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十多家报刊发表过教学论文百篇,也在《浦北文学》《齐风》、《百合花》、《大众日报》、《淄博日报》、《沁阳文学》、《青岛文学》、《山东文学》等十多家文学杂志发表过百篇文章,出版二百万字的《鲁阳杂俎》之侃天下、五彩云、锦绣谷、散文集四部。莱芜区、济南市、山东散文协会、山东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