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夫妻携手逛草原
第一节 圆梦呼伦贝尔
文:刘连成
在岁月长河的静静流淌中,逛草原的愿望如一颗种子,悄然埋在我心底,生根发芽,期待着破土而出的那天。终于,在2016年7月11日,这个梦想挣脱了现实的羁绊,照进了我的生活。
我们的团队,恰似一个温暖的小家庭,共8人。年届七十的刘宝凤队长,和蔼且稳重,是我们心中敬重的老大姐,她的存在就像定海神针,让团队充满安心;王丽华领队,足智多谋,宛如智慧的源泉,总能巧妙化解旅途中的各种难题,是当之无愧的智多星;赵和大姐,一位多才多艺的高级摄影师,用她的镜头捕捉着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我的老伴赵建和,童心未泯,是团队里的活跃分子,总能带来欢声笑语;王晓黎,这位无私奉献的美女,默默承担起后勤保障工作,让我们的旅途毫无后顾之忧;郭美华,幽默风趣的开心小妹,她的每一个笑话都能驱散疲惫;宫景然,文静优雅的淑女,为团队增添了一抹温婉的气质;而我,作为团队中唯一的男性,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党代表”。团队里大多是老伴在长春丽景健身舞蹈队的朋友,共同的爱好如同一根无形的丝线,将我们紧紧缠绕,一起开启了这场为期五天的草原欢乐之旅。
7月11日清晨五点,晨曦微露,我们一行54名游客便从长春欧亚商都踏上了那辆通往满洲里的旅游大巴。大巴一路疾驰,穿过长春高速公路北口,横跨松花江大桥,途经大庆、齐齐哈尔,而后向着大兴安岭山脉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奔去。平坦的公路像是一条无尽的丝带,在大地的怀抱中蜿蜒延伸。公路两旁,是广袤无垠的松嫩平原,绿意葱茏,生机勃勃;茂密的森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每一片树叶都在诉说着自然的故事;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展到天边;还有一片片盛开的油菜花,金黄灿烂,如同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老天似乎也格外眷顾我们,那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湛蓝的天空像是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云朵在其上肆意地勾勒着各种奇妙的图案。它们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时而如凶猛的野兽,气势汹汹,仿佛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斗;时而化作片片轻柔的白云,悠悠荡荡地在天空飘荡,与翠绿的大地相互映衬,亲密无间,壮美而又和谐;时而在阳光的轻抚下,如灵动的精灵,肆意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一会儿像柔软的面团,任人想象;一会儿似羞涩的少女,含情脉脉;一会儿又像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脉,雄伟壮观,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远处,马群、牛群、羊群如珍珠般散落在草原上,蒙古包像白色的蘑菇点缀其间,纯朴的放牧人悠然自得地守护着这一片宁静。牧群在蓝天白云下,悠然地吃着草,成群结队地漫步,这就是原汁原味的草原牧民生活,简单而又美好。
此刻,心中的情感如汹涌的潮水,我一气呵成写下三首十六字令,以抒发对这路途风光的由衷赞美:
(一)
原,
广袤无垠大草原,
风光美,
仙境现人间。
(二)
天。
遥望苍穹景万千。
多奇妙,
云海卷波澜。
(三)
鲜,
沃野黄花绽笑颜。
姿娇媚,
摇曳舞蹁跹。
我们这些来自高楼林立的大城市的远方客人,面对这样的美景,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每看到一群牧群,都兴奋得像孩子一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手中的手机、相机一刻也不停歇,忙着把这些难忘的画面一一定格,把这份美好永远收藏。
下午六点一刻,经过长达1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大巴车缓缓驶入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呼伦贝尔市(原海拉尔市)。下榻书香宾馆,放下行装,简单吃过晚饭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市里最热闹的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广场,以千年伟人成吉思汗命名,是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广场,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上,“海东青”主题雕塑、成吉思汗的战将群雕、成吉思汗箴言碑林、成吉思汗迎亲铜雕、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浮雕等景观错落有致。这些景观,宛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生动地再现了成吉思汗光辉荣耀的一生,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草原之都独特的蒙元文化。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高达22米、柱身直径3米的雕塑,顶部展翅欲飞的海东青造型,寓意着蒙古族人民如雄鹰般奋发向上的品格。这里并非旅游团安排的项目,而是我利用早晚休息时间自行前往的。我们在广场上尽情地拍照、游玩,还与当地市民一起跳起了广场舞,那一刻,快乐在每个人心间肆意流淌,弥漫在整个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