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瀑布左侧峭壁,是人工架设木质栈道,弯曲折叠,有惊无险,时有有人上下。
沿栈道拾阶而上,时而峭壁愈合,时而峭壁有张,可能是导游图所标示的“一线天”吧。气喘吁吁,后背微微出汗,150米的距程,耗时半个小时。
穿越一线天,山谷忽然开阔,两条山谷交汇,相对平缓,谷底有溪流哗啦哗啦流淌,时而有不规则瀑布,时而有飞溅起银白色的浪花。
河溪旁的小草,已显露出嫩绿色的小芽儿,山谷及四周较缓山坡上,有茂密的松林,郁郁葱葱。
路旁有几棵苍劲挺壮的高大松树,越百年之上。谷风劲吹,传来阵阵松涛声,仿佛是向我们招呼,又仿佛是向我们讲述80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幕幕壮怀激烈的故事。
这里有几座搭建的房舍、凉棚,是可休息之处。西北处停放4辆绿色装甲车,供游人买票乘坐,每人25元。
南侧为一展示牌,红底白字,系八路军黄崖洞军工厂介绍及兵工厂分布示意图。
走近,从中我兴奋地看到“军工部三厂,由垴沟前往明水(应为洺水),职工340人,月产五零钢炮40门,步枪60支”的记载,忙招呼王明军书记及好友巩军方观看拍照。
刹那间,一切疲劳烟消云散,心里默想,不枉此行,找到了我们家乡南洺水村80年前兵工厂的根源依据,且规模之大,在太行山其他兵工厂,位居之首。
首任厂长刘贵福,继任厂长徐璜智,政委肖光明。这与邢台县志所载基本相一致。
我们休息片刻,询问游客路线,沿西南山谷的小路继续盘转,向兵工厂旧址前行。
路旁四围,沟壑陡峭,灌木茂密,奇峰耸立,遥望半山腰,隐约看到坐落着两排石房。
旅游道路均用仿木板条铺设,弯曲盘旋。边走边欣赏大山之奇特,更是惊赞八路军首长的战略远谋,选择此处设立军工厂之隐蔽和安全,亦思考钢铁煤炭设备物资运送之艰难,更有疑惑如此天险之地,5000多日本鬼子兵,是如何大批袭击此处?莫非汉奸引路,怎么亦不敢来犯?
边走边看,边思考,边喘息,四十多分钟到达旧址休息室、供销科遗址。
残墙断壁系条方石块围砌,外墙用石灰糊缝,内墙用石灰和黄土平抹,长约20米,宽5米,窗门可明显分辨,与家乡洺水村旧址结构近似。
此处正上方百米远是悬崖岩壁,根处有几座简易石房,有些沧桑陈旧之感,但未标示,是当年职工宿舍,还是仓库。
时间已过下午四点,天色阴沉,凉风习习,吹落稀疏雪花,我们急匆匆赶往旧址厂房展览馆。
厂房旧址共有四座三排,石板苫顶、石块砌墙建筑。
第一排较短小,苫间开两扇实木门,标示为游客免进,北侧标示为阅览室,其余两排较大约20米,宽5米长方形车间。
窗户均是长方形木棂,外糊白色纸,车间内便是展览室,东墙有两处洞穴样,各有三名身穿灰蓝色八路军战士蜡像,栩栩如生,展现生产枪支弹药场景。
西墙根除停放三台锈迹斑斑旧车床,墙壁上挂满展示牌,较详细介绍军工部兵工厂成立、迁址说明、各分厂组织结构、厂长政委、技术专家、生产产品、产量、分布图示,特别指出分布中南鼻水,实属字音之误,应为南臭水(方言,实为南就水)。
分布图上为军工三厂明水,介绍牌上军工三厂为邢台县洺水,同一展厅,存在不一致,此为同音字之误,不知以后是否可更正?
尽管如此,我们倍感兴奋的是寻根觅踪,找到了我们家乡邢台县洺水村八路军军三厂的根源记述,且在各个分厂中规模最大,职工340人,月产五零钢炮40门,步枪60支,并查到邢台县(现信都区)白岸乡南就水、朱温坪村兵工厂的记载。
天气很凉冷,天空飘起的雪花密集起来。
时近五点,我们急匆匆返至前方供销科休息处遗址,从此沿半山腰仿木栈道向黄崖洞方向走去,询问游客,距离1500米,至洞下南侧台地上是黄崖洞保卫战烈士陵园。
我们向纪念碑深深鞠躬,表示敬意和告慰先烈们,你们用鲜血和生命,赶走了日寇侵略者,换来今天的和平盛世,你们留下千秋丰碑,我们永远万代怀念!
我们赶紧在黄崖洞口拍照后,天色已晚,黄崖洞正在整修,不能参观。
工作人员下班撤离,山顶已呈现白色积雪,徒步返回景区门口,已是六点四十五分。
沿子东线公路,开启返乘,回到家乡南洺水村已是晚上九时。
时过三日,心情不平,常思念八路军军工英雄当年在那艰苦的环境下,制造枪炮的场景,更感到修复军工三厂意义重大,使命担当。
特写诗句二首,以示纪念。
麻田八路军总部感怀
冯玉明
日寇败降八十年,红色军工雄魂探。
五人驱车翻山岭,跨越晋冀达麻田。
漳河奔流奇峰耸,八路军部纪念馆。
文物图片闪英魂,青砖青瓦依旧原。
寻秘军工厂布图,中华脊梁更赞叹。
更忆将帅伟身影,炮火硝烟斗志坚。
盛世今朝来不易,承传历史使命担。
黄崖洞之歌
冯玉明
太行何雄壮?黄崖军工厂。
荟萃八百里,奇秀险风光。
史文厚民俗,抗战震四方。
千山万壑纵,钢铁铜壁墙,
烽火硝烟燃,胜利凯歌亮。
悬崖陡壁峭,天洞枪炮藏。
凭险战倭寇,民族史烈壮。
奇峰破云雾,丹霞云叠嶂。
崖洞悬空阔,天赐大库仓。
水窑山峰环,谷地两里方。
厂房旧址存,车间锅炉房。
遥想八十年,钳车机鸣唱。
刨钻冲切削,二十部机床,
日夜轰鸣声,峡谷旋震荡。
展馆内珍存,手摇老车床。
彷彿述艰辛,人间奇迹创。
群星英贤聚,使命勇担当。
艰辛苦为乐,浩气千万丈。
更思保卫战,歼敌灭寇狂。
英顽战数倍,青史惊世芳。
鲜血铸剑歌,丹心汗青彰。
中华军工始,高耸硬脊梁!
脊梁!作者简介:冯玉明,男,1959年1月生,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白岸乡南洺水村人,系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退休后现又返聘原岗工作。喜欢文学诗词,常于报刊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