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
那只曾远赴他乡的北红尾鸲,如今满载着希望与故事,终于飞回来了,它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新生的开始。
北红尾鸲,在甘肃定西,属于候鸟。冬季到来之前,飞去南方越冬,春天飞来北方繁殖育雏。往年,北红尾鸲在清明节前后,定西市安定区就会见到北红尾鸲的身影,今年,在三月下旬,北红尾鸲已经飞来了,昨天傍晚,我听到北红尾鸲的叫声了,今天早晨也是,说明可爱的北红尾鸲来了,来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10—15天。
随着季节的更替,天气转暖,许多鸟儿会陆续飞来北方。最先来的是灰头鸫,后脚红尾鸲就到了,再过几天,北方会迎来另一种鸟布谷鸟的到来,那时,北方的田野,就会出现百鸟鸣唱的动人景象。
北红尾鸲是美丽的鸟。从宋代到明代,画家们似乎对北红尾鸲情有独钟。这种小巧而羽毛鲜艳的鸟儿,多次出现在这一时期的传世绘画中。尤其在南宋院体绘画中,北红尾鸲的身影屡见不鲜。如果剔除那些人们更为熟悉的鸟类,如麻雀、灰喜鹊、雉鸡、红嘴蓝鹊等,北红尾鸲无疑是宋代绘画中的明星鸟类。在花鸟画中,北红尾鸲常常与梅花、海棠花一同出现,这表明古人的绘画是观察自然、写实记录的结果。
“两树梧桐鸣急雨,一林鸲鹆噪疏更”,这句诗出自宋代陆游的《枕上》,形象地描绘了北红尾鸲在梧桐树上的鸣叫声,如同急雨一般。
北红尾鸲的俗称包括灰顶茶鸲、红尾溜和火燕。其中,"灰顶茶鸲"和"红尾溜"是其较为常见的俗称,而"火燕"则是其另一个别称。在甘肃定西,当地百姓则把这种鸟叫火食家家。这些俗称反映了北红尾鸲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的命名特点。
北红尾鸲的鸣叫声悦耳动听,主要包括轻柔的哨音,有时也会发出短而尖的哨音。
这个季节,走出家门,到野外去,踏青赏春,去聆听鸟儿们的歌唱吧。